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5年第4期
编号:12611017
荭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CCK8法,活性部位
     【摘要】目的:筛选荭草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荭草各提取部位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荭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对人肺癌A549及肝癌HepG2细胞的生存率降至49.16%及57.44%;正丁醇部位对人肺癌A549及肝癌HepG2细胞的生存率降至39.18%和46.57%,呈现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荭草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增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

    【关键词】荭草;CCK8法;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33-02

    荭草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消积止痛之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头痛、心胃气痛、小儿疳积等症[1]。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2],且该成分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3]。文献报道荭草对一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红蓼的果实、茎叶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4-6]。本研究采用CCK8法,初步探讨了荭草醇提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活性的抑制情况,为荭草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抗肿瘤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酶标仪(美国,Thermo Scientific Multiskan FC);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