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5年第4期
编号:12611231
“气”的多元文化内涵析要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儒家,道家,中医学
     【摘要】通过对“气”字的历史演变,并从儒、道、医三家对气的理解和认识入手,深入分析“气”的不同文化内涵。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气”字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有着不同的观点,需要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熟悉理解基本认识,融会贯通,才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气;儒家;道家;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R22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41-02

    “气”在我国儒、道、医三家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但又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需要从多元的传统文化视角加以认识和理解。在对生命的认识上,“气”的概念和理论运用都充满着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气”的文字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气”的多元文化内涵与特征非常典型,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且也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最核心的理论。但什么是气?各学科却有着不同的解释。首先从字形上来看,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气”字(其字形见下图),接近现在的“三”字,但略带波纹,中间一横短,上下两横长,是天地之间飘逸着的云雾。气的象形字,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1],意指气的本原状态,即说明气的物质性。到西周金文的“气”字基本上承袭了甲骨文的“气”字构性,也是以三横来表示。时至秦代,小篆“气”字,就演变成了三个斜道,就像是由下朝上升起的气体在地表摇曳,在空中流动。再后来楷体就变成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气”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言:“气,云气也。象形。气,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云:“齐人来氣诸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