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5年第4期
编号:12611228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34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摘要】目的:观察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各种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久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咳嗽;久咳;杏苏散加减;艾灸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83-02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引起,久咳指的是慢性长时间咳嗽,咳嗽持续数月以上。中医认为咳嗽属于临床的“咳嗽”以及“喘证”范畴,西医则认为咳嗽是机体在拮抗呼吸道分泌物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主要因呼吸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有关,严重者可进一步影响肺部功能。本研究针对呼吸道疾病引起久咳的患者采用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久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6.7±1.5)岁,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7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6.3±1.7)岁,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咳药物治疗,根据不同呼吸道疾病给予相应止咳药物,主要有苏芬氏合剂(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产,国药准字Z20110129)、复方止咳糖浆(广西日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946)、复方甘草合剂(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2965)以及孟鲁斯特(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58)等,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组方:桔梗、法半夏、紫苑、茯苓、陈皮、苏叶、杏仁、百部各15g,黄芩,甘草各10g,大枣4枚,生姜3片。鼻塞流涕患者加用辛夷花10g,痰少加川贝母粉3~6g,咽干加北沙参15g,体虚加党参、黄芪15~30g,舌苔薄而少者去法半夏,舌苔厚者去大枣并加藿香15g,每天1剂,250ml水煎取120ml,分3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艾灸治疗方法为每天用艾条熏灸患者风门(双)、肺腧穴(双),每个穴位熏灸20~30min,以皮肤温热舒适为宜,治疗3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3疗效判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疗效标准进行制定[2]。治愈:在经药物治疗1疗程内咳嗽症状消失,停用药物后随访1周内无复发;好转:治疗1~2个疗程内咳嗽症状消失,但是遇到刺激仅有轻度咳嗽;无效:治疗2个疗程咳嗽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表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见于呼吸道系统疾病,比如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等。中医学认为咳嗽属于“咳嗽”与“喘证”范畴,多数犯病因外感风寒,肺失宣降;脾肺虚弱、肺气不宣;或久咳不愈等导致。现代医学则认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主要因呼吸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有关,严重者细菌或者病毒侵袭肺部,出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进一步影响肺部功能。临床中咳嗽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多数西药会产生对胃及肠道的不良反应。中医临床用药配方较多,杏苏散常用于咳嗽治疗[3]。方中桔梗具有开宣肺气作用,杏仁、紫苑能降气化痰,两者合用,达到恢复肺气宣降功能;法半夏、陈皮加茯苓有行气祛痰止咳功效;苏叶、生姜可以外散风寒,有利咽止痒功效。有研究表明[4],桔梗、紫苑具有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以及祛痰的作用;杏仁具有抑制呼吸镇咳作用。艾灸则是用燃烧艾条进行熏灸人体穴位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是给穴位或局部经络一个温和持续的刺激,促使经络气血通畅,祛除风寒,肺气宣降,从而达到治疗作用[5]。本研究艾灸的穴位主要是风门、肺俞穴,肺俞穴属膀胱经,此穴位是肺脏湿热水气传于膀胱经的通道,艾灸此穴位,可以依靠艾的温热及药物作用刺激到此穴位,疏通脉络,具有宣肺、止咳平喘之疗效,还具有缓解气道肌肉痉挛功能。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春婷,彭立文,程俐.加味玉屏风合剂治疗中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6):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中医病证疗效判断标准、中医病证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

    [3]陈照南,惠萍,宋天云,等.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11.

    [4]赵杰,余林中,方芳,等.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5):163.

    [5]曾慧频,吕露,陈兰,等.艾灸肺俞穴治疗肺结核慢性咳嗽的效果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34-2535.

    (收稿日期:2015.01.24), http://www.100md.com(曾小烈 姜薇 林颖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