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2004
编号:13846092
李延萍主任运用虫藤类药联合治疗风湿病临证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04
     病案举例:患者江某,男,42岁,现处于痛风缓解期,于2019年10月5日至门诊就诊,自诉4年前第1次发痛风,期间间断服用“藏药”后可缓解。1年前开始间断服用非布司他,后查血尿酸为580 umol/L,诉近1年未再查尿酸。1周前痛风发作1次,现患者诉左足趾第一跖趾关节偶有疼痛,口干口苦,纳寐尚可,小便色黄,大便正常,舌红、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西医诊断:痛风;中医诊断:痛风(半表半里证)。处方:柴胡10 g,太子参15 g,法半夏10 g,甘草3 g,丹参15 g,黄柏10 g,川牛膝15 g,石斛15 g,远志10 g,延胡索15 g,忍冬藤30 g,地龙10 g,土鳖虫10 g,车前子15 g(包煎),白土苓30 g,黄芩10 g。共7剂,每日1剂,每日3次。

    二诊(2019年10月13日),患者未再发痛风,口干口苦较前缓解,小便稍黄,舌脉象同前。原方中忍冬藤剂量减为20 g,黄芩改为泽泻10 g,继服7剂。

    三诊(2019年10月20日),患者关节无明显疼痛,偶有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微黄,脉沉。守二诊方继服10剂。

    按语:患者中年男性,平素饮食不节,滋生湿热,湿热之邪处于半表半里之间,具体表现为口干、口苦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