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2006
编号:13839340
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06
     2.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嗳气、胀满、痞闷、纳呆、大便不正常等,内镜下可见粘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甚至消失,是一种癌前病变。中医临床对该病属“脾阴虚型”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获得一定的疗效。叶柏[9]在临床中多用慎柔养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杨尚荣等[10]遵循脾阴虚证“甘淡平补”的治疗原则,创制“脾阴一号丸”治疗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36例,总有效率高达91%。可见从脾阴学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具有一定的成效。

    2.2 肝病 丁建平[11]发现自拟汤剂滋脾汤能缓解肝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一系列脾阴虚症状。中药汤剂滋脾汤与西医肝硬化动脉栓塞术的完美结合使原本生存期只有3~6个月的病人能延长至1~3年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杨震[12]认为肝硬化日久易耗气伤阴,加之反复出血,损伤阴血,相火内生,进而耗伤脾阴,用自拟汤剂“滋脾饮”滋补脾阴,疗效显著。

    2.3 便秘 便秘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大便干结或者排便次数减少的一种常見疾病,其中医主要原因之一为脾阴虚而导致肠道失润。阿片类作为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癌痛的主要药物,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便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