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99339
盆腔炎的超声显像16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8年第3期
     我院自1999年-2001年间经B超检查,并经临床确诊为盆腔炎(急性、慢性)且治疗有效的165例作前瞻性回顾,其超声显像大概归纳为四种类型:无回声型;输卵管增粗积液型;混合回声型;团块型。

    1 临床资料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取仰卧位在膀胱适度充盈条件下行B超扫查,明确诊断,经治疗有效的165例,年龄21~60岁,检查发现:盆腔呈弥散液性无回声区的62例,占37.5%;双侧或一侧输卵管增粗积液53例,占32%:盆腔呈混合性回声的35例,占21%;盆腔呈团块占位的15例,占9%。随访观察呈无回声的病例多为急性病例,经治疗暗区渐消失,其中3例最后形成囊肿手术切除;输卵管增粗积液大多数能治愈;混合回声型多为慢性病例,病程大,治疗效果差,其中有5例随访半年未消失;团块型,急性慢性病例都有,多为病初期治疗不及时,而最后形成脓肿样团块,治疗后多数渐变小,缓慢吸收钙化,另有5例同时具有盆腔积液及输卵管增粗积液的改变,10例伴有子宫内膜增粗,回声增强。超声显像表现。

    1.1 无回声型子宫后穹窿区弥散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暗区欠清晰,其内散在点状强回声,暗区范围0.5~4cm。

    1.2 输卵管增粗积液型在附件区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包块,形态常不规则或呈腊肠型、纺缍形,边界清晰,囊壁厚薄不一,张力差,囊内可见分隔光带呈多房性小囊肿,较大的易误诊为卵巢囊肿,而较小的积液有时误诊为发育的卵泡。

    1.3 混合回声型显示子宫周界模糊,盆腔区弥散线状、点状、斑点状强回声,其内散在少量暗区,双侧附件显像不清,当盆腔炎症严重时,常伴有卵巢的炎性改变,卵巢增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时呈实质性回声。

    1.4 团块型盆腔区探及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大小不等(本组病例最大约6.5cm×7.0cm)。边界欠规整,有包膜样回声,内部散在暗区及斑点样强回声。

    2 讨论

    盆腔炎主要是指、输卵管、卵巢、子宫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等器官的炎症,急性盆腔炎主要包括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腹膜炎、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浆液纤维渗出形成盆腔脏器之间的粘连;慢性盆腔炎大多数是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造成盆腔脏器之间粘连或形成团块,以及输卵管肿大、伞端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女性解剖结构特点是盆腔通过输卵管伞与外界相通,所以盆腔炎多数是由于细菌上行感染所致。故所收集的病例常在人流术后,产后、安环取环后发病,或近期有阴道炎、宫颈炎病史。对无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需与腹膜炎(渗出型)、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破裂等鉴别;对输卵管增粗积液型需与卵巢囊肿及卵巢卵泡相鉴别;对于团块型需与卵巢肿瘤,如囊腺瘤、畸胎瘤以及恶性肿瘤鉴别,在超声图像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主要通过临床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团块的动态变化来鉴别。盆腔炎也是妇科多发性疾病,因此本文提出一些超声影像诊断依据供广大同仁探讨。, 百拇医药(李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