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25421
张仲景烦躁证治用药规律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由表1可知,太阳经内涉及烦躁的方剂便有24首,乃诸经之魁首,其方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治外邪入侵,卫气不宣,阳气内郁,郁热内扰心神所致之烦躁,以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等为代表;其二、治在表之邪未解,内有膀胱蓄水,胃乏津液不和所致之烦躁,以五苓散等为代表;其三、误治后邪热留扰胸膈所致之烦躁,有虚实之分,以栀子豉汤类、大陷胸汤等为代表;其四、误治致阳气虚损,心神不得收敛温养,浮越于外所致之烦躁,以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等为代表。阳明经以承气汤类为代表,治阳明腑实,燥热上扰心神所致之烦躁。少阳经以小柴胡汤类为代表,治枢机不利,胆火内郁,上扰心神所致之烦躁。少阴经多见本虚标实,或阳虚致寒浊中阻,中焦气机逆乱而致烦躁(如吴茱萸汤证),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于上而致烦躁(如黄连阿胶汤证),或阴阳皆虚,阴不系阳,虚阳扰心而致烦躁(如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厥阴经主论有形之邪阻遏阳气,阳郁而浊阴不降之烦躁,其代表方为瓜蒂散。《金匮要略》所用方剂虽多,然其与《伤寒论》相通,可参上文。

    2 《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烦躁药物统计结果

    2.1 药物频率、配伍分析 笔者将46首方剂中涉及药物全部列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