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25427
试从阴阳角度探析“辛以润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摘 要】 追溯“辛以润之”的理论流源,总结后世医家对“辛以润之”作用机理的剖析。从阴阳角度深入探讨“辛以润之”的本质内涵,即辛以开通阳气,蒸发水液,湿润自生的理论机制,进而以此分析“辛以润之”的临床运用。挖掘经典中的深刻蕴意,使“辛以润之”作为治则治法,拓展“辛以润之”的临床适用范围。

    【关键词】 阴阳;辛以润之;理论探析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1-0010-02

    “辛以润之”发源于《内经》,后世医家从药物功能、性味、作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阐述,进一步深挖了辛以润之的治则治法理论,丰富了其临床治疗范围。然而对于辛何以润之,历来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若能从阴阳角度加以探讨,断能令人豁然开朗。

    1 “辛以润之”的理论流源

    “辛以润之”最早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后代宋·林亿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言:“辛性津润也。然腠理开,津液达,则肺气下流,肾与肺通,故云通气也”。金·张元素亦在此理论前提下,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挥,其在《医学启源·脏气法时补泻法》中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即在理论的基础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