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25386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7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30~71岁,平均(55.9±5.4)岁;病程1~8年,平均(4.2±1.1)年。研究组男17例,女30例;年龄32~68岁,平均(54.9±4.9)岁;病程9个月至7年,平均(4.3±1.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的标准[4]:①晨僵时间≥1h,症状长于6周;② 3个及以上关节区有软组织肿胀或积液,长于6周;③近端指间关节区或腕、掌关节区肿胀,长于6周;④关节受累呈对称性,长于6周;⑤有类风湿结节;⑥类风湿因子(RF)阳性;⑦影像学检查有滑膜炎症、水肿或骨质的破坏。满足4条及以上即可诊断。

    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RA的标准:主症:关节肿胀冷痛,屈伸不利,畸形,晨僵;次症:恶风寒,肢体沉重,阴雨天症状加重,口淡不渴,舌苔白,质淡,脉弦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医证型为风寒湿痹证;② 3周内未服用过影响疗效的药物;③患者均知情同意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