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5339
大叶鳞毛蕨的生药学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7期
     【摘 要】 目的:对大叶鳞毛蕨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大叶鳞毛蕨的根状茎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药材表面呈瘤状分歧;根茎分体中柱21~28个,在其侧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叶柄分体中柱4~6个,呈“U”字型排列;孢子表面瘤状、鸡冠状突起。结论:大叶鳞毛蕨具有显著的生药学特征,可为该药材鉴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叶鳞毛蕨;鉴定;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3-0044-03

    贯众为常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肿瘤及止血等作用,由于大叶鳞毛蕨形态特征、药材的功效主治及应用与贯众相似,同时全国各地又普存同名异物、地区性习惯用药、人为掺假等现象,使其在云南民间常作贯众的习用品入药[1]。大叶鳞毛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斑疹毒、痢疾,金疮、红崩、带下、产后出血、衄血等[2]。经查阅文献资料,目前对本品的研究仅见有染色体数目的报道研究[3],而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对大叶鳞毛蕨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质量标准制定及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Nikon E100型生物显微镜、Nikon Eclipse 80i型高级研究用正置(明场微分干涉系统)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DXM1200超高品质显微摄影数码相机、Nikon D-3000数码单反相机、Adobe Photoshop8.0简体中文版图形处理软件、电热恒温水浴锅DK-98-Ⅱ、NOVA NANOSEM 450 型扫描电镜。

    1.2 材料 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试液、蒸馏水、(浓)盐酸(A.R)(成都市欣海兴化工试剂厂)、乙醇(A.R)(天津市风航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甲醇(A.R)(重庆川江化学试剂厂)、正丁醇(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固绿、番红、中性树胶、固体石蜡。

    实验材料采自大理市漾濞县,原植物经云南大学陆树刚教授鉴定为鳞毛蕨科植物大叶鳞毛蕨Dryopteris marginata (C. B. Clarke) Christ.

    2 方法

    2.1 性状鉴别 通过眼看、鼻闻和口尝的方法,如眼看药材形状、大小、外表、断面、颜色、质地。鼻闻和口尝药材气味。

    2.2 显微鉴别

    2.2.1 根茎和叶柄 将采集的新鲜根茎和叶柄分开固定于FAA固定液中,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即脱水、浸蜡、包埋、切片、脱蜡、染色、封片。(切片厚度8~12μm,用不同浓度的二甲苯和二甲苯与无水酒精不同比例的混溶液脱蜡,番红和固绿染色,加拿大树胶封片);鳞片及叶上下表皮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构造、细胞特征及内含物特征,拍摄其显微照片,图片、数据处理分析。

    2.2.2 鳞叶 取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点清水,再将清理干净的鳞片用镊子放在水滴上,然后进行展平,之后压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视鳞片的大小选择一张装片放几个鳞片,通常3~5个鳞片),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用Nikon E100型生物显微镜拍照观察,每个物种观察同一部位3~5个鳞片。

    2.2.3 叶上下表皮 取骨碎补类植物已固定的叶片中段,在水中反复冲洗后用开水浸泡,于Jeffery溶液中浸泡2~24h,具体时间因材料而异,需要在浸泡过程中进行观察,直至上下表皮能轻易分开为止。将材料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取干净的载玻片于中央滴一滴清水,然后将分离后的叶表皮用解剖针挑起置于水滴中,吸走多余水分,表皮自动展平后盖上盖玻片。在Nikon Eelipse 80i生物数码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2.2.4 孢子 从野外采集的药用骨碎补类植物,选择有成熟孢子的标本,用解剖针刺破孢子囊获取孢子,获取一定数目(不少于50粒)的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进一步检查孢子的颜色、成熟情况等,选取成熟度好、颜色均匀、发育良好的孢子,均匀地撒在事先贴好双面胶的样品台上。取样过程中严格避免不同种间孢子的污染。每一个样品采集完孢子后,完成所取材料的标本相关信息的记录。将取好的孢子材料固定在样品台上,经喷金后置于NOVA NANOSEM 450型扫描电镜下观察。镀金时长为30s。镀金结束后取出样品台,置于NOVA NANOSEM 450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选择发育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孢子对其裂缝情况、近极面和远极面的纹饰情况进行拍照,同时每个样品选取不少于20个孢子来测量其极轴长和赤道轴长。

    3 结果

    3.1 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呈长圆柱形或棱柱状,多弯曲,上端稍大。长10~25cm,直径5~8cm。表面密被深棕色的鳞片,脱去鳞片之表面呈黄绿色。具叶柄残基及须根,表面呈瘤状分歧。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多为黄褐色,可见多数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排成不规则环状。气微弱而特异,味微涩。(如图1)

    3.2 显微鉴别

    3.2.1 根茎横切面 不规则形。鳞片基着生于表皮层深凹陷处,由3~5列细胞构成,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外层为数列厚壁细胞,棕褐色。基本薄壁组织细胞類圆形或不规则形,壁略波状弯曲。内皮层外侧一列细胞的内壁增厚为7~10μm,可见孔沟。内皮层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可见凯氏点。周韧型维管束(分体中柱)21~28个,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125~586μm,不规则排列,在分体中柱外侧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木质部由多角形管胞及非木化纤维状细胞构成,管胞直径25~83.4 μm。见图2、图3和图4。

    3.2.2 叶柄横切面 类椭圆形,直径约为6.5mm,中部一处深陷明显。表皮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排列较平整,外被角质层。下皮为5~14列多角形厚壁细胞。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类圆形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4~6个,直径120~540μm,呈“U”字型排列,近深陷明显腹面两个较大。每一维管束内皮层外侧一列细胞内壁稍增厚。内皮层细胞为一列扁小的细胞,可见凯氏点。木质部由管胞和非木化纤维构成。见图5。, http://www.100md.com(朱常成 杨仙雨 许瑞芳 刘军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