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5293
从“天癸论”论绝经过渡期膝痹(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7期
     2.2 天癸与脾胃关系 天癸来源于肾精,属于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血。精能化血,血能生津,先后天可共同滋养。天癸逐渐衰退则肾精亏虚,其化血量少,月经量也渐少至无,脾胃失养。《医方考》载:“夫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灵枢·本神》载:“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在体为肉,故脾主肌肉。脾胃功能失养则肌肉萎缩,诱发膝痛。”故陈洋等[13]人认为膝痹与骨骼旁边的肌肉有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津者,上散于肌表,中渗于皮肉,下充于筋骨。师东良等[14]认为膝痹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天癸属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天可共同滋养。天癸衰退,肾脏亏虚,脾失濡养,膝部肌肉不荣则痛。在绝经过渡期,天癸的逐渐下降,可致肾精亏虚,先天不足,先天之肾精能化血,其化血功能失常,脾统血失常,则四肢肌肉失去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天癸可引起脾统血不足,导致膝关节肌肉的疼痛,可诱发膝痹。《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墙”也是膝痹发病的重要因素。

    2.3 天癸与气血关系 “天癸”是指具有生殖和发育能力的精血。因精血同源,可以互相转化。《景岳全书·血证》称四肢之用、筋骨之和柔“无非血之用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