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50963
从五脏论治带下病(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11期
     1.3 肝与带下病 《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从肝方面论治女子病尤为重要。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气为血之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通畅,进而使水液代谢输布正常,则湿邪无从化生。女子受先天特性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最易为情志所伤,致体内气机失调,肝失疏泄,则三焦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内停,带下之病随之而来,可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涕,无臭气。肝气郁结,下克脾土,使脾气升提无力,水淫之邪积于下焦,可加重带下病,正如《妇科玉尺·带下论》中写到的“妇人多郁,郁而伤肝,肝伤则脾受克,湿土下陷……而白物下流”。《傅青主女科·带下》:“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明确提出黏稠不断、气味腥臭的青带是由肝经湿热所导致。另外,若肝阴不足,阴虚血涸,任脉不通,胞宫、阴道失于滋润,则致带下量少。故对于肝失疏泄所致带下病,疏肝解郁是其治疗大法,所谓疏肝即是使肝气舒畅条达,肝气得舒,气机条达,则水湿之邪无所遁形,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主药可用柴胡、川芎、香附等;对于湿热型带下,则应“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则青绿之带病均去矣”,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可用茵陈、栀子等;而对于肝阴不足所致的带下病,应以补肝阴,养任带为主,方用一贯煎,可酌情加用芍药、龟板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