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2007
编号:1384634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07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BUN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对其知晓率及重视程度较低,其整体的治疗率和达标率并不理想。目前的治疗以铁剂和促红素为主,疗效确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EPO生成不足,本研究中所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与天然产品相比,生物学作用在体内、外基本一致,除了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改善贫血,其本身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细胞凋亡减少、增加肾小管再生、半胱天冬酶活性降低以及间质纤维化减少[6-7]。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癫痫、透析通路血栓、肌痛及输液样反应、rHuEPO抗体介导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等[8]。琥珀酸亚铁片属于有机铁盐,经口服后,其铁离子在肠道中缓慢释放[9],在酸性环境下产生亚铁离子[10],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等。

    中医无“肾性贫血”的病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