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826605
PAD的中医药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2011年第9期
     专家简介

    杨明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兼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老年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肿瘤、糖尿病为主攻方向。

    中医学对PAD的认识

    老年周围动脉硬化疾病(PAD)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为中医血瘀症范畴。在历代中医典籍有关血管、血运、血瘀等方面的认识、论治等论述早有详细的描述,如《灵枢·论疾诊尺篇》曰:“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度青皆见者,寒热身痛。”《灵枢·营卫生会》中指出:“老者气血衰,气道涩,易于瘀滞。”等等。对血瘀症及活血化瘀疗法也有比较详细的总结,载有“恶血”、“留血”等血瘀病名。《灵枢·痈疽》篇指出:“发于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发于足旁,名日历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这是由于严重肢体瘀血,而使肢体动脉闭塞发生坏疽的典型描述。而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早期,尚未发生肢体坏疽者,则称为“痹”,部分相当于“痹证”疾病范围。《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五脏生成》谓:“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这是由于气血瘀滞、血脉凝泣、营卫失调,而发生“脉痹”、“血痹”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