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4年第8期
编号:11071674
先忧天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健身科学》 2004年第8期
     走进张教授家的客厅,一个醒目的书雕木匾映入眼帘,上面刻着4个苍劲大字:“先忧天下”。那是他出席中华英才大会期间,著名书雕艺术家钱文浩为他雕刻的纪念品,张教授立志将自题的这4个大字作为“座右铭”。

    勇于牺牲的名医

    张仁元教授,1929年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店员家庭。1952年从江苏医学院(如今的南京医学院)毕业,最初被分到国防工业部卫生司,从事行政和医院系统管理工作。不久,新中国实行“一五计划”,周恩来总理号召共产党员和技术干部到第一线发挥作用,张仁元“归队”被调往苏联红十字医院(现名“友谊医院”)改做业务工作。期间,由于他工作勤恳,成绩斐然,被评为全国劳模、优秀党员和青年突击手。后调入神经外科研究所工作。1966年6月,邢台地区发生大地震,张仁元被指定为赴灾区抢救队队长兼脑外科组组长,他勇挑重担,带头为伤员献血,还把从实践中总结的快速诊断颅脑血肿的经验介绍给同去的医生们,为野外抢救伤员赢得宝贵时间,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后来,他又参加了卫生部专家指导组,再度去灾区工作,有更多机会了解并指导抢救工作,对他日后的科研帮助不少。

    1966年8月,国家号召用“大庆精神”筹建西北钢都———酒泉钢铁厂,张仁元满怀报国之志,积极参加了“酒钢会战”,把家安在茫茫戈壁上的“干打垒”土屋之中;他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病人,开展教学,夜以继日,张仁元成为河西地区远近闻名的脑外科大夫;十四年间,他脚行甘、青、新、藏四个省区,穿梭于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和柴达木盆地之中,大西北的许多医院都留下了他的行医足迹。张教授回顾这段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建设高潮时期外伤事故多,西北的路况又不好,常常在夜间出诊,他本人曾遭遇四次翻车。最危险一次是“文革”期间为一位脑血肿患者做开颅手术,因受派性干扰,有人想借此制造事端,说“打开工人脑袋是阴谋”,组织人手持刀棍长矛围在手术室外,气氛十分紧张。从当时情况看,一旦开颅后不见血肿,便要治其于死地。幸好,颅脑打开,两边都见血肿,手术取得成功,围人才纷纷离去。至今回忆起来,他还觉得有点后怕,当时也曾有朋友劝他趁早离开,可那时心中只记着毛主席的一句话:搞革命就要准备牺牲。“文革”结束,随着政策的落实,张仁元从西北调回北京,被任命为北京友谊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

    脊椎正骨绝技造福群众

    张仁元从青年时期便注意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上大学期间,在一次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中,他因对患者的病情症状和痛苦呼喊过于敏感而休克昏倒,为此他还曾担心自己当不成外科医生。毕业后留校做了外科助教,通过几年手术实践的锻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