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071237
按体质进食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健身科学》 2005年第5期
     一句“民以食为天”的民谚,将人类与饮食的“血肉”关系概括到极致,表明吃饭乃是世间的头等大事。但是,吃什么、怎样吃才算科学,从古至今一直未能弄明白。就说当今世界吧,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飞天时代,科学不可谓不发达,可一涉及一日三餐的问题,仍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实,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应该没有完全相同的食谱,奥妙在于各人有各自不同的体质。日常生活中不是常常听说有的人“油浸不长肉”,有的人却“喝水也长膘”?文学作品中也不时出现“天生丽质”、“高大威猛”、“肤如凝脂”、“红光满面”等人体形象描写,实质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体质。所以,饮食势必要和每个人的体质类型挂钩,否则可能引起食误。看一下自己和家人,有的人怕冷,有的人怕热;有的人便秘,有的人尿多;有的人脸上总是“痘痘”不断,有的人黄褐斑治好了又犯……为什么?就是体质各有千秋的缘故。

    近年来,营养学家一致强调“平衡膳食”才是人体健康的源泉。什么是平衡膳食呢?简单地说就是三餐食谱必须与食者的体质相适应。离开了这一原则,即使是山珍海味、燕窝熊掌、麻雀的脑子、千年的乌龟、百年的老窖,也未必就是佳品。比如乌龟、熊掌、对虾属热性,体质属热的人就没有口福,否则有如火上加油,你会消受不了;麻雀脑子含胆固醇较高,冠心病人就不能吃,因其血管口径已经阻塞得够窄的了,扩大血管口径、降低血浆胆固醇还惟恐不及,再让阻塞“更上一层楼”怎么得了?那么,什么是体质呢?医学的定义是:人体在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包括心理气质)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