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7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454202
太极拳教学基础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健身科学》
     (接上期)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一般有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学生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处于泛化阶段,动作不到位、僵硬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一些多余动作。往往是顾手顾不了脚。

    改进和提高阶段,学生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处于分化阶段,因而动作逐步变得协调、准确和轻松起来,但仍不熟练,不能自如运用。

    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大脑皮层已形成巩固的动力类型,因而能准确、熟练、轻松地完成动作。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但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完结,正像是多年打拳,每经过一段又有新的提高一样,还应不断地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

    教师要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

    (四)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任务、内容、教法和运动量的安排,都要力求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符合学生太极拳技能,技术的实际水平,符合教学气候,场地环境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基础、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选用教材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初学者是要从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开始,接受最简单的基本套路;青少年身体素质较好,承受能力较强,运动量可稍大些,并且多注意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训练,用一定时间打好太极拳基本功。对于年长的学生,因身体素质较差,可多练基本技术动作,适量练习基本功,可稍早些接触套路,运动量可小些。因老年人具备相当的生活经验,讲解时应多用些形象的比喻,增加点逻辑思维教学,使学生更好理解动作。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多给予鼓励,不进行挖苦,更不能以其作为“反面教材”去纠正动作,切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接受能力好,掌握动作较快的学生,教师要在给予鼓励、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要求,使其有更大提高,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教师也不能只给能力好的学生指导,这样会挫伤学习差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教师,接受教材,接受教师所安排的运动量,便于教学组织工作的正常进行。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多练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者用精练的语言和最短的时间,简明扼要的讲清动作的概况、动作要领,使学生在明确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的情况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练习。曾有这样一位教师,开始上课就讲个没完,东拉西扯、天南海北。讲解每个动作也把前因后果、风格特点、动作原理、技术应用,夸夸其谈,喋喋不休,讲了一大堆,学生没比划几下课就到点了。学生站的时间比练的时间多,学习效果极差。李德印教授的太极拳教学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被称为当代著名太极拳家呢?就是他讲解语言精练、扼要、准确,一听就觉得是那么回事。

    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没有一句多余的语言,真正体现精讲,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学生的动作练习上。

    (六)教拳育人的原则

    太极拳是民族瑰宝,太极拳独特的运动风格,突出的健身作用广泛被人们接受。但是,练习太极拳又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常年坚持,要克服伤病、单调、寒冷、家务等许多困难,需要坚强的毅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善于结合太极拳的特点,善于利用实例来宣传太极拳身心双修的健身作用,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树立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教学中要注意武德教育,克制武术界派系之别、门户之见、唯我独高、互不服气的旧习气。发扬讲团结、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崇尚武德的优良传统。(未完待续)(高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