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31254
禅道佛学 生命境界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健身科学》 2012年第6期
     李叔同登“三层楼”

    弟子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中说,李叔同“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好友夏丏尊这样描绘李叔同:“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这样一位绝世风流人物,却在1918年皈依佛门,修习净土宗。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众说纷纭。丰子恺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并以“三层楼”作为注解: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有人喜欢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如此就心满意足了,这种人生观在世间恐怕要占大多数。

    也有人不安于现状,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于是专心学术或文艺,慢慢地出现了一些知识分子、文化人物、学者、专家。
, http://www.100md.com
    还有人生命力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登上了三层楼。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可是昙花一现,连自己的身体亦是镜花水月,他们要追究灵魂的来源与宇宙的根本,于是做了宗教徒。

    李叔同在人生鼎盛之际,仿佛事事如意,但他并不开心。学生丰子恺问先生是何缘故,他回答说:“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不久,他就神秘地从红尘中消失了。

    李叔同出家后,一次去看望夏丏尊,只是要了一杯白开水。夏先生问:“有茶叶啊,怎么喝这平淡的水呢?”弘一法师笑着说:“白开水虽然平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在解释“修心”时,他随手举起一杯水说道:“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

    弘一法师为信徒讲课,有人问他:“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大师回答:“每当我有所新获。”又有人问他:“那么,什么时候是你最痛苦的?”大师回答:“百思而一无所获。”
, 百拇医药
    弘一法师的临终偈语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阔而无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林清玄说“三重门”

    生命似火,爱情如火,事业是火……人们习惯用“火”来作比喻。这个“白”是个象形字,状如一朵燃烧的火焰,故有明、净、空的意思,其无色之彩正是禅境的写照。

    龙门禅师有一偈语:“云染染,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其中的景物如云、水、明月、芦花,皆为一色的“白”,此禅境如诗入画,岂不美哉!当一个人处身于“白”之间,唯有空净与明亮的感觉。

    无极大师教诲曰:“白鹭立雪 / 愚人看鹭 / 聪明见雪 / 智者观白”。这是审美的三层境界:看鹭——愚人,见雪——聪明,观白——智者。无疑,智者的佛家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最高层次——禅境。

    “白”,其实是一种最富有内涵的色彩,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禅境之“白”,能使人精神轻松,心灵澄明,从而把握到一种稳定的向心力。
, 百拇医药
    爱情与事业也是如此,必须经“三重门”,我们来欣赏林清玄居士的妙语:

    “相爱的人 / 像磁铁的正负极 / 因相吸与渴望寻找对方的所在”。这是初级境遇,如同“看鹭”,而今世上多的是“愚人”,他们目光短浅,或者浮光掠影,往往“只顾一处,不及其余”。

    “相契的人 / 像山谷中的回声 / 因投射与回应发现更深的内在”。这是中级境遇,如同“见雪”,于是人变得“聪明”起来,他们能够左顾右盼,比较鉴别,看问题就周到一些了。

    “相印的人 / 像临水时的照影 / 因对照与融入泯灭彼此的分别”。这是高级境遇,如同“观白”,那个“智者”非其莫属,他们或是高瞻远瞩,或是鞭辟入里,简直是出神入化。

    相爱——相契——相印,这就是爱情与事业走过的富彩历程!

    正如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有人在浅层浮游,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恩赐;也有人在较深处徜徉,主动地驾御生活;还有人勇敢地潜入海底,把全部智慧力量投入生活中,发现奥秘,创造奇迹。追求生活素质,往往决定于这个深度。
, 百拇医药
    学一点智慧禅吧,看人看事明明白白,做人做事清清白白。

    青源禅师“三境界”

    宋代有青源禅师,在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以此,引出了佛教的人生三境界之说。

    所谓人生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说的是我们涉世之初,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不参有任何主观杂念,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简单一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虽然感觉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最真实的。相信在我们眼里,世界是按美好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笃诚的信念。

    人生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我们在尘世中流连太久,于是感到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挣扎,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怀疑心理,和理性与现实的冷静思考。
, 百拇医药
    人生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世事、对自己不断的反省。于是,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或者该放弃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此山此水,在我们眼里,已经有另一种内涵在里面。正所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现代学者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的天地境界,该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完美展现,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达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所以,他的人生四境,与佛教人生三重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活一世,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每个人只有短暂的一生,为什么不活得圆满一点呢?, 百拇医药(那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