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47685
粥饭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健身科学》 2012年第8期
     枸杞叶——补虚,增视力

    清代葛云梦曾在《成仙秘方五十种》中讲过一个非常玄妙的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个奇异的赤脚大仙,在猗氏县散布了一个仙方,有一个老人遵照他的药方服食了,活到了一百岁,还能健步如飞,面貌依然年轻得像个孩童,真的做到了长寿不老。这个老人到底吃了什么呢?

    东西非常寻常,就是民间常有人把它当做蔬菜来食用的枸杞叶。把枸杞叶放到背阴的地方阴干,然后用无灰酒浸泡一晚上,捞出来放到日光下晾晒,晾晒四十九个昼夜,让它充分吸取日月的精华灵气,等干透了以后,就搓碎成细末,炼成弹子大小的蜜丸,每天早晚各服一丸,先细细咀嚼,然后用隔夜的百沸汤送下。什么是百沸汤呢?顾名思义,就是沸腾过很多次的水,中医里也把它叫做麻沸汤、太和汤和热汤。《本草纲目》里说这种水:甘,平,无毒,助阳气,行经络。因为水经火多次烧开,得阳气不少,所以可以助阳气。至于无灰酒,就是没有石灰的酒,现在药用的话一般选质量比较好的黄酒或者白酒就可以。枸杞叶可补虚明目,若煮粥吃,则效果更好。陕西民间还有以枸杞叶代茶饮的风俗,是取枸杞叶清热止烦渴的功效。日常食物好好利用也能发挥养生的巨大作用。孙思邈就特别重视药菜的日常食用,“所有资身,在药菜而已”,认为药菜“料理如法,殊益于人”。意思是如果这些有药性的食物制作的方法讲究一些,对人的好处会特别大。在众多的药菜里,他最重视枸杞叶,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食治》中,将枸杞叶列为菜蔬之首。在《千金翼方·饮食》中也提到枸杞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吃法,不仅是道不错的菜品,同时对身体的补益作用也相当了得。
, 百拇医药
    枸杞叶味甘微苦,善入肝肾二经,与米煮粥,补脾胃,益肝肾,明眼目。《太平圣惠方》说:“枸杞叶粥,治五劳七伤,房事衰弱。”枸杞叶粥的做法很易学,枸杞叶半斤,切碎,和二两粳米一起煮粥。枸杞叶稍有苦味,但不明显,和粳米一起煮成粥后,苦味就更不明显了,反而会有一种清香,带着淡淡的甜味,口感很不错,而且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对夜盲症,弱视患者疗效颇佳。但这种补益作用效力较慢,需要长期食用,才能看出效果,不可心急。

    粳米——补五脏,保护胃气

    米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是一种很平常的主食,有些人甚至每天都要吃。它除了能充饥,还有很好的养生作用,大家就不那么清楚了吧?现在很多关于主食没营养,可以不吃的说法,是有悖于古代传统养生理论的。粳米禀天地中和之气,属味甘、性平的食物。传统养生学认为粳米益气、补中、止渴、止泻、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益精气、聪耳目。

    《滇南本草》载:“治一切诸虚百损,补中益气,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它怎么就有这么大的神功呢?古人早为我们把答案总结出来了,说粳米专入脾、胃二经,也兼及其他脏腑,所以它就像营养液一样,灌溉着五脏血脉,五脏内的水液也都主要是由它充盈的。外在的表现就是,全身的筋骨肌肉皮肤,都因为有了它的存在而强健。对于人来说,没有粳米供给基础物质,养生就无从谈起。所以传统的名汤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组方中都会有粳米,用它来固中清热。宋代有医家说:“粳米以晚白米为第一……和中五脏,外益胃气,其功莫逮。”按这种说法,补益五脏、胃气,没有什么能超越粳米的了。道教灵宝派在《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也记载了一则服食粳米散方,也是以粳米为主要原材料,把粳米和酒按1:3的比例放在一起浸泡,泡好后吃米,坚持吃一个月。道士们修炼时也经常制作这种药食。除了煮饭,粳米熬煮出来的汁液也可以用来治疗心痛、烦渴、热毒、下痢,如果煮粥时再加入一些芡实还可以益精强志,令耳聪目明。用粳米煮粥来养生延年已有2000多年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补液填精,对病人、产妇、老人最滋养。
, 百拇医药
    同是粳米,又因为产地及成熟的时节不同,而有性味的变化。李时珍根据他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总结了规律: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早米受气早,所以性温而质多黏,脾有湿滞的人最好不要吃。晚米受气迟,其性稍凉,而晚白粳米性滞,产在高地的米硬,产在洼地的米润性阴。但不管是什么地方产的,什么时节产的粳米,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固中,很多药方都用它来佐助,如果其他药性偏苦寒的话,用粳米的甘缓之性中和一下能保护胃气不受苦寒的损伤,身体的热与烦也会因为粳米的平和之气而得到控制。

    就像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样,粳米是我们太常见到的寻常东西,天天吃也没觉得身体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如果一旦把它颐养的特性发挥出来,它的效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千万别小看了它。如果入药的话最好用多年的陈米。大病之后脾胃虚弱或有烦热口渴的病人可以多尝试一下,常喝粳米粥,你会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滋润了,这是粳米通畅血脉的作用显现出来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粳米煮食的话会偏寒,吃多了会生痰,所以本身痰盛的朋友最好不要食用,而如果是胃热的朋友不要多吃炒粳米。
, 百拇医药
    想不到小小米粒里有大乾坤吧,所以多了解些日常养生知识,寻常物品也能显神功!

    药酒——百药之首

    关于酒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夏禹时代的仪狄发明了酿酒,一说酿酒始于夏代的杜康。

    相传4000多年前,河南汝阳县城北25公里处,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棵空洞的桑树,人称空桑涧。杜康的家就在空桑树附近。杜康把吃剩下的饭倒进桑树的空洞里,日久发酵飘出浓郁的香气,杜康受此启发,酿出美酒。“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酒一进入人类的生活,就发挥独特的功用。人们发现它不仅能充饥、解渴,还有解乏、御寒、提神等药用特性,使人类受益匪浅,所以称它为“百药之长”,这说明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古代医生给病人治病时,就多用酒来做药。《黄帝内经》上即辟有专写酒疗的“汤液醪醴论”,醪和醴都是酒类。《素问》中论述治疗肌肤麻木的方法,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酒与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百拇医药
    道家对于酒,更看重酒的养生保健功效。道家历来有“无花无酒不成仙”之说。酒有许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言,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祛风湿散结止痛,温阳祛寒,疏肝解郁,宣情畅意,酒又是五谷酿造的精华,所以还能厚肠胃,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修持之中,形成以滋补助功为主,内容涉及各种病症的道酒。

    著名的《神农本草经》中说:“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制药多用之以借其势。”这说明,早在古代,我国的医家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酒对于药效的作用,酒可以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头面,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呆滞。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更将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具有某些功效的药物与酒同用制成药酒,用以防治疾病或保健补益。

    道教养生学说普及以后,人们受其影响喜欢在酿酒过程中加入一些草药、鲜花、果皮等,以中草药的补益作用来缓解酒对人体的侵害。唐代是我国配制酒大发展的时期,节日饮的特种酒,如元日屠苏酒、端午蒲黄酒、重阳菊花酒都是配制酒。唐宪宗在宫中采凤李花为原料, 酿造李花酒, 取名“换骨醪”。岐王李范死后, 仅陪葬就有药酒三十余种。像我们熟知的“新丰美酒斗十千”中的新丰酒,“兰陵美酒郁金香”中的兰陵酒都加入了药物的配料。酒与药的结合是饮酒养生的一大进步,道家研制酿造了许多种用于养生保健方面的美酒。, http://www.100md.com(张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