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预防医学》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822351
硬膜外阻滞侧卧及辅助药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刘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24-03

    【摘要】目的观察侧卧位下胸段及腰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及辅助用药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160例下胸段及腰段硬膜外阻滞下的病人按年龄分成两组,I组(28~65岁),II组(66~78岁),组内随机分为四亚组,分别为咪唑安定组(M组)、芬太尼组(F组)、异丙酚组(E组)、异丙酚一芬太尼组(E-F组),观察其硬膜外阻滞后、侧卧位后及辅助用药后SpO2变化,麻醉平面控制在T4以下。结果I、II组硬膜外阻滞后其 SpO2都有下降趋势,侧卧位后SpO2下降显著(P<0.05),应用辅助用药后其SpO2下降更加明显(P<0.01),其低氧血症占总例数的41.9%,组内E-F组SpO2下降持续时间较其他组长,对呼吸抑制较其他组明显,但Ⅱ组对SpO2的影响较I组严重(P<0.01),且两组发生低氧血症的总例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氧血症的原因是硬膜外阻滞、侧卧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抑制呼吸复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SpO2;低氧血症;辅助用药;侧卧位

    手术中有很多影响呼吸的因素。在相关文献中,多是单因素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笔者将各因素综合起来,观察侧卧位、下胸段及腰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及辅助用药对呼吸的影响。我们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DRAGER8060 )对160例病人在麻醉中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连续监测。

    1对象与方法

    本组160例病人,男89例,女71例,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年龄28~65岁,II组年龄66~78岁,ASA I~II级,手术种类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肾脏手术,无贫血及慢性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前所有病人均无术前用药。方法病人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开放上肢静脉,硬膜外穿刺点选用L1~2或T10~11间隙,向头侧置管后分次注入1%利多卡因及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阻滞平面为T6~8至L2~3之间。各组术中应用辅助用药随机分成四亚组。咪唑安定组首次剂量0.04mg·kg-1,追加量为首剂的1/2,芬太尼组首次剂量按0.001mg·kg-1,计算,追加剂量为首剂的1/2,异丙酚组首次剂量0.5mg/kg,维持浓度10mg/h微泵注射,异丙酚一芬太尼组芬太尼首次剂量按0.001mg.kg-1,计算,异丙酚维持浓度10mg/h微泵注射。手术中连续记录硬膜外阻滞前、阻滞后、侧卧位后及辅助用药后1、5, 10, 15, 20, 25min各时期SpO2,SpO2降至90%以下并持续30秒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降至85%以下并持续30秒为严重低氧血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