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预防医学》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822357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新疆预防医学 2013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65-02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术后对切口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30例外口距离肛缘大于4厘米以上的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以及马蹄型肛瘘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的管理,落实专科护理措施。结果30例肛瘘术后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每5~7天更换引流装置1次,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4.5天。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肛瘘术后切口,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防止大便污染切口的优点,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本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肛瘘;切口;护理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简称VA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由德国外科医生Fleischmann首创,并在其后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VAC疗法对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伤口的治疗均效果显著。目前,VAC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创面和慢性创面,如压疮,糖尿病性溃疡等几乎所有种类创面的临床治疗,但将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肛瘘手术后切口的研究暂未见报道。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