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0年第4期
编号:11070130
推拿手法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00年第4期
     上海市零陵路53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 (200433)

    关键词 推拿手法 研究 生物力学 机理 综述

    中医推拿特有的摆动类手法中,由我国著名推拿医师丁季峰先生创造的滚法,以其科学的操作方法、广泛的适应性以及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为大多数推拿医师所采用。但对其生物力学研究方面的起步却比较晚。1993年,上海中医学院推拿系和复旦大学力学系合作,成功研制出FZⅠ型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在此基础上,周信文等对滚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滚法的合力作用点轨迹有四种:"心"型、"葫芦"型、"8"字型和"棒槌"型。通过反复的实践发现,不同形状的合力轨迹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其中,"心"型和"葫芦"手法基本符合滚法的动作要领,可认为是正确的手法轨迹。理解了不同滚法操作方式产生的合力轨迹形式的不同,以及何种轨迹代表正确的手法操作,就能够在训练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的纠正,使手法训练朝科学化方向发展。谢志勇等对滚法各方向的分力进行频率分析之后发现,所有分力的主要成分集中在2~15Hz上,说明在滚法施力过程中以低频作用力为主要成分,体现滚法"柔"的特点,使被推拿者不会感到过度冲击。在教师和著名医师的水平力模的频谱图形中还存在少量的20Hz~30Hz的高频成分。说明在正确的推拿施力过程中应有少量水平向高频力成分,即轻微的横向冲击,以配合完成疗效。在垂直力微分频谱图形中的低频成分代表力的慢变化,而高频成分代表力的快变化。教师和著名医师的垂直力微分频谱图形中除了低频成分外还普遍存在高频成分,而学生基本不存在,说明正确滚法垂直力应同时具有快变化和慢变化成分。许士雄等对教师和学生、医生和学生的滚法各方向作用力的时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作用力的峰值离散度、峰值时间及总体均匀性,教师和学生对比、医生和学生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这些研究显示,滚法要求的均匀性和渗透性在推拿动力学上主要体现在节率性和作用力在强度和时空上的均匀性。以后,陈守吉等还创建了滚法的生物力学模型。

    1998年,周信文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推拿手法动态信息测录系统,观察了丁氏滚法不同频率、力度和推拿时间对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频率为120次/分的滚法对遅窝局部血流量的影响大于频率为60次/分(P<0005)、180次/分的滚法(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