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4
编号:13780334
手法按摩治愈胸闷憋气两例报告及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5日 《按摩与导引》 20104
     胸闷憋气,是中年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证,祖国医学称为“胸痹”。因病情及个体差异,多数病人的临床症状比较顽固,药物治疗不能使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些病例的不正常心电图,经过长期服药,仍然得不到改善。笔者采用手法按摩推拿,治疗此证两例,经初步观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现报道如下,并对作用机制和体会,作以初步探讨。

    病例

    1、凌某,女,45岁,已婚,工人,1993年3月5日初诊。主诉:气短胸闷乏力3年,加重6个月。此症每遇刮风和天阴下雨及署湿天加重,夜间休息易被闷醒,近半年来加重,夜间不能正常入眠,以至影响休息。

    2、刘某,女,46岁,已婚,工人,1993年6月5日就诊。主诉:胸闷憋气10年,每遇刮风和天阴下雨及署湿天加重,少气,乏力体倦,不足以息,经凌某介绍而来诊。

    以上两例均经内科检查无异常。‘本科切诊所见的共同点是:左心俞+++,左肺俞+++,左神堂+++,左膈俞++,左通里++,左神门++,左内关+十,余无特殊发现。
, http://www.100md.com
    治疗

    根据交感神经在背部的解剖部位和足太阳经背部循行内侧线俞穴的位置,选取左侧的肺俞、心俞、膈俞、神堂等背部穴位,胸部用左侧的灵虚、神藏,臂部在左侧是的极泉、通里、神门、内关等。以上部位和穴位采用点、揉、按、摩、运、掐等手法进行刺激,手法由轻到重,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手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连续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3天。治疗期间及前后停用一切药物。

    疗效

    例1经1个疗程治疗痊愈,1年追访无复发;例2治疗5次痊愈,半年追访无复发。

    机制初探

    ①用背部俞穴治疗疾病,在古代早有记载,众所周知,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起源于脊髓胸段第1至5节灰质侧角的神经元中,笔者所刺激的穴位正好处于支配心脏的脊髓节段上。在施用手法过程中,例一病员反应有一种轻松舒服感和一种通气感直达胸中心内,顿觉舒畅。这充分说明交感神经与背部俞穴的密切关系。
, http://www.100md.com
    ②胸部的灵虚、神藏两穴处于第2和第3肋间神经分布区,使用手法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入纤维经脊髓胸2节和胸3节传至丘脑下部的迷走神经中枢,使其兴奋性减弱,致心房肌有效不应期缩短,进而达到转复折反机制,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使其恢复正常;另外,神藏穴为足少阴经穴,本经属肾络膀胱,与手厥阴心包之脉相通连,取选本穴有宁心、安神、镇静之功。

    ③神门为心经之“原”穴,具备有原穴之功用,即通达三焦原气,维护正气抗御外邪,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通里为心经之“络”穴,与神门合用,为“原络配穴法”,在治疗上起协同作用。

    ④内关穴为心包手厥阴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和阴维脉有密切关系,两脉直通心胸胃(胸腹部),《八脉交会穴歌》曰:“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说明内关之精要所在,具有宽胸、利膈、宁心、行气、散郁、止痛、通络等作用,亦为治疗心脏疾患主穴之一,在施用手法时,病人反应有酸、麻、胀传入胸中,轻快舒畅。

    小结语

    《医宗金鉴》曰:“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内经》亦云:“按之则热气止,热气止则痛止矣。”故推拿按摩治疗胸闷憋气之证,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无副作用,且无针药之苦,所以,值得提倡和推广。, 百拇医药(贾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