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1989391
试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工作理念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5日 王晋涛
第1页

    参见附件(1522KB,2页)。

     摘要:随着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迅速增加,服务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许多机构在康复管理、康复服务理念方面还存在极大问题。本文着重从康复服务形式、康复服务原则、康复服务流程等方面探讨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应具备的工作理念。

    关键词:孤独症 康复机构 工作理念

    Discussion autism child is restored to health organization work idea

    Wang Jintao

    Abstract:Is restored to health the organization rapid increase along with the autism child,the service grade of service unceasingly is also enhancing,for autism childs recovery to the limit major positive role.But many organizations in the recovery management,the recovery service idea aspect also have the maximum problem.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recovery aspects and so on service form,recovery service principle,recovery service flow discusses the autism child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work idea which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have.

    Keywords:Autism Recovery organization Work idea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17-02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教育、残联、民政及医疗卫生、社会机构的努力下,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发展迅速,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目前我国有上千家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教育机构,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和教育服务。但是,孤独症康复机构的工作理念还亟待提升和规范,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康复质量。

    1 康复服务形式

    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主要采取以机构训练及指导家庭训练为主的康复服务形式。

    1.1 以机构训练为主的康复形式。

    康复机构直接给孤独症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功能干预。内容涉及儿童认知、语言、行为、自理、社会交往等领域。

    1.1.1 按康复形式分为:一对一个别化训练多见于训练早期及低功能孤独症儿童。一对一与小组结合训练随孤独症儿童的发展而行,逐步培养儿童适应小团体训练,为将来参与集体学习打下基础。小组训练基本倾向于有一定行为控制能力、有初步的交流意愿并具备基本的交流行为的中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或疑似孤独症儿童。

    1.1.2 按康复时间可分为:全日制康复一般对无法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的孤独症儿童,给他们提供高密度、高强化的针对性训练。已经开始适应幼儿园及学校集体环境的孤独症儿童,利用半天的时间参加康复、半天接触或参与主流学校和幼儿园集体活动。完全可以融入主流学习环境的孤独症儿童,每个假期或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以社会适应性行为训练的康复训练。

    1.2 以指导家庭训练为主的康复形式。

    以指导家庭训练为主的康复形式主要是以培训或指导孤独症家长为核心内容。在认识与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注重给家长提供可操作性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及可持续性资源支援。

    1.2.1 分期指导。针对某一门康复技术而言,短期培训注重于简要的概况,使受训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中期培训着重提高对该技术的理论及操作基本认识,掌握基本的实施方法;长期培训则是将该技术的运用手法分层次、分等级进行分级指导。

    1.2.2 分类指导。普及性的知识可进行团体指导;同等类别患儿或同等基础的家长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定项指导与交流;特殊的案例则可以通过个别指导方式进行。

    1.2.3 按需指导。有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弱的家长,需要手把手逐步培养他们基础的认知能力,辅助他们掌握孤独症孩子基本的问题处理技能,这种养育性的指导需要有长时间的跟踪教育过程;对于一部分有学习能力的家长给他们提供成长性指导,分阶段,一步一步提高他们的康复理念和操作技能,帮助他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训练教师;对于一些有特殊能力的家长,根据他们的需求(如办机构、推广某技术等),在进行功能性定向指导。

    1.2.4 操作技能指导。针对家长做训练技能指导;指导者通过训练示范,现场指导家长等方式进行亲子实践指导。家庭跟踪指导则是通过家庭康复实例案例的分析或对家庭定期提供的康复训练实践材料进行分析与帮助。

    2 康复服务原则

    2.1 方向性原则。坚持政策导向作用,紧紧把握康复机构的发展方向,使政策指导成为提高、发展、创新的动力,使康复服务形成自觉贯彻党和国家、地方政策机构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指导条例的行为范式,更好地完成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任务。

    2.2 指导性原则。机构管理者需要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条例,自觉引导本机构康复教育工作者努力掌握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服务技能与策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构康复服务规章制度和教科研相结合来实现机构的发展。

    2.3 科学性原则。机构的发展需要有先的康复理念与康复技术。康复教育科研管理者要具备丰富的康复教育科研的思维,实事求是地顺应康复教育科研管理规律,逐步掌握现代化的科研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孤独症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4 交流性原则。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体系中的新课题,需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多形式、多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技术与理论交流活动,促进机构管理水平及康复技术的整体提升。

    2.5 发展性原则。具有良好康复效果及发展潜能的康复机构,应积极寻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努力创设良好的服务品牌,开展多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与学习中得到发展。

    2.6 服务性原则。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作为提供康复训练的机构就是直接的支持者和爱的实施者,需要具备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以“爱”为出发点,让来求助的孩子与家庭建立信心、提升能力,减轻痛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