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2240562
279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7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27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2年来,在我科共治疗279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正确适当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人的心身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结论: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学会尿糖和血糖仪的检测方法,学会自己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 临床护理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5-02

    1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27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75%以上的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可见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病。大中小血管、毛细血管、动脉和静脉的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也非常普遍,甚至有的患者出现肾、眼底、神经、肌肉、皮肤等的病变。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治疗。

    2.1.1 给予口服药治疗。遵循医嘱给予相应的口服药物。糖尿病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通过药物来控制血糖,临床上常用的降血糖的药物有:

    2.1.1.1 磺脲类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第一代的D860:第二代的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克糖利和糖适平等:第三代的格列美脲。

    2.1.1.2 双胍类药物。此类药物可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常用双胍类降糖药包括: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不同厂家生成的二甲双胍有不同的名称,如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等)。

    2.1.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可竞争性和可逆性地抑制肠系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 百拇医药
    2.1.1.4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类药物,可以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活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异常。还有抗氧化、降低舒张压和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现在临床常用的制剂有:罗格列酮(国内常用的商品名为文迪雅)、吡格列酮(国内常用的商品名为艾丁)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该类药物有拜唐苹、倍欣。此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1.1.5 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又称餐时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种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新型降糖药。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即属于该类药物。特点:起效快、清除也快、低血糖发生率低。仅需餐前服用,不进餐则不用服药,非常灵活。在两餐之间,不刺激胰岛素释放,对控制全日平均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有一定意义。该药相对安全,老年糖尿病病友及轻度的糖尿病肾病者也适用。和二甲双胍合用有协同作用,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药效增强[2]。
, http://www.100md.com
    2.1.2 给予静脉胰岛素治疗。对于口服给药,胰岛素未能有效控制或产生酮体的患者,一般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防治急性并发症,纠正代谢紊乱,提高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改善营养,促进小儿生长。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严格控制高血糖,对在微血管和大血管基础上发生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

    2.1.3 辅助检查的护理。①末梢血管的监测:一般采用q2h或三餐前监测、餐后2h监测。在治疗过程中,轮流采取不同部位的末梢血,避免同一部位重复多次取血。②糖耐量测试:测试前要空腹,定量给予,定量抽取。③血糖监测的标本采集:一般从肘静脉抽取,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应在几秒种内抽取血液,以免血糖数值不够准确。

    2.2 护理。

    2.2.1 病情观察。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对糖尿病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体育疗法和药物治疗。作为护理者我们应该严密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饮食减退、恶心呕吐、呼吸加深加快、嗜睡、呼气呈烂苹果气味、脱水等酮症酸中毒表现,有无低血糖及四肢麻木等周围神经炎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征象,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对于高渗性昏迷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有无脑水肿发生[4]。
, 百拇医药
    2.2.2 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不易完全治愈,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的心理情绪。糖尿病患者常常有一下心理状态。怀疑和否认心理,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接受治疗,不注意饮食,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儿,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这种心理的患者,我们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改变对疾病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自责自罪心理,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应该让患者了解目前虽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的情绪,可以很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89

    [2] 张审恭.内科学及护理.第2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5(23)310-317

    [3] 宋兆友,主编.疑难皮肤病性病诊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0-412

    [4] 阎锦爱,赵文丽.坏疽性脓皮病的创面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B):338, 百拇医药(刘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