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252825
360例新生儿静脉输液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黄立训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常见的损伤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60例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

    结果:2007年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皮下血肿的患儿明显减少,头皮刮伤仅发生1例,无针头划伤情况发生。

    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及时观察巡视,有效地按压以及高超的穿刺技术可避免新生儿静脉输液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 静脉输液 损伤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16-02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方式,可用于补充水电解质,增加循环血量,纠正休克,输入药物治疗疾病等,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需要进行胃肠外静脉营养,静脉输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对新生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常会发生意外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甚至可能引起医疗护理纠纷。本文对新生儿输液常见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防止损伤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2006年1~12月在我科住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360例,年龄在5min—26d,此前均未进行输液治疗。其中男194例,女166例;足月儿177例,早产儿123例;体重>2500g196例,1500~2500g147例,体重<1500g17例。其中发生药液外渗52例,皮下血肿16例,头皮刮伤7例,针头划伤5例。

    2 静脉输液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药液外渗性损伤。

    2.1.1 原因分析。①患儿躁动、针头固定不牢等因素均可使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药液外渗性损伤。②穿刺不当,针头穿破血管,致使药液外渗。③与患儿自身血管条件有关,如早产儿血管通透性高易致药液外渗。④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我们通常通过静脉24h输液以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而输液时间长,输液量大,以及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均可导致药液外渗。⑤药液外渗还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以及本身的毒性作用和I型变态反应有关[1]。

    2.1.2 对策。①穿刺时避开关节等易活动的部位,妥善固定针头,穿刺点用无菌敷贴固定后针翼用胶布交叉同定,但同定胶布条数不宜过多,在三条胶布以外每增加一条,则输液外渗危险度就增加43.49%[2]。②提高穿刺技术,不宜在同一静脉上反复穿刺,每次输液前均要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方可进行输液。③早产儿可选用腋下静脉穿刺留置针,因腋下静脉粗、弹性好,早产儿腋下活动幅度小,局部机械刺激小,不容易渗漏。④加强观察,勤于巡视,发现有导致药液外渗潜在因素及时处理。⑤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如需持续滴人多巴胺的患儿,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每隔24小时将多巴胺液体与另一通道上的不含多巴胺的液体交换静滴。⑥如已经发生药液外渗,迅速停止在该部位输液,采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湿敷,甲磺酸酚妥拉明系OL-受体阻滞剂之一,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使液体吸收,而且越早用,效果越好。

    2.2 皮下血肿。

    2.2.1 原因分析。①针尖进入皮下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方进入血管,造成皮肤表面针眼与血管壁针眼不在同一个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和皮下脂肪厚度有关。②患儿凝血功能差以及反复穿刺均可致使血管损伤引起血肿。③新生儿按压工作全程由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的繁忙会导致按压时问的不足。

    2.2.2 对策。①拔针前以左手拇、食指捏住棉签的棉花尾端,用右手旋转抽掉木棍,迅速拔出针头,将棉花前端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针眼,用指腹将整个棉花按住。②对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及有出血倾向者增加按压时间,按压时避免手指移动。③提高穿刺技术,争取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给血管带来损伤。④对于已经发生的血肿早期采取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减轻局部出血。

    2.3 头皮刮伤。

    2.3.1 原因分析。①本院新生儿病区为无陪病区,静脉穿刺一般由护士单独操作,在患儿烦躁哭闹时剃毛刀很容易剃破头皮。②早产儿皮肤角质层薄,剃毛时容易出现细小的皮肤损伤。③刀片使用后会出现细小的锯齿状变形,导致皮肤损伤。④护理人员动作粗暴时很容易导致头皮刮伤。

    2.3.2 对策。①患儿烦躁哭闹时给予安抚,必要时请其他同事协助固定患儿头部。②早产儿尽可能不选用头皮静脉穿刺,既可防止剃破头皮,亦可减少因头部搬动致脑出血的可能。③及时更换刀片,一人一用一换。④操作动作轻柔敏捷。⑤一旦发生头皮刮伤,切不可以胶布粘贴。及时以0.5%活力碘消毒局部皮肤,保持受伤部位清洁干燥,一般浅表损伤很快即可愈合,略深的损伤可外用促表皮生长因子,一般24~48h即可愈合。

    2.4 针头划伤。

    2.4.1 原因分析。①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需裸露皮肤。②护理人员在拔针或采血时无法控制患儿的摆动而导致划伤。③患儿烦躁、针头同定不妥当时可致头皮针由血管或自留置针肝素帽脱出而划伤皮肤。

    2.4.2 对策。①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时输液,可戴上无指布质手套,边缘用布带扎好,松紧适宜,不影响患儿血液循环又可避免抓脱针头。②拔针或采血时动作准确,防止划伤皮肤。③妥善固定针头,连接留置针时可以胶布固定针翼后再交叉固定于肝素帽上。④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固定胶布的松动及针头移位,防止针头划伤。

    3 体会

    综合分析新生儿输液损伤原因,主要在于工作上粗心大意,无静脉保护意识,穿刺技术欠佳,观察巡视不够以及药物自身毒性作用和患儿自身血管条件差等因素。经过加强护理干预,2007年各类输液损伤明显减少。静脉输液造成的损伤不仅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给家属增加不信任感,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肢体残疾,导致医疗护理纠纷。三分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