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25290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68例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刘剑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探讨中西结合疗法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65%)。

    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胃脘痛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87-02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慢性胃炎的形成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发病过程中胃内黏膜会出现炎症的改变。慢性胃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或疼痛,消化不良、呕血等。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的趋势。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中心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8例,现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研究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均为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门诊病人,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或嗳气的症状。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中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7.07±8.24岁,病程3个月~19年,平均病程7.24±4.42年;治疗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6.34±6.75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病程6.98±3.7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呈现反复无规律性上腹不适,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嗳气泛酸等上消化道症状;②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水肿、有红白相间的花斑状改变,甚至出现糜烂出血点,并全部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③排除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口服奥美拉唑,1次20mg,2次/d,阿莫西林,1次1.0g,2次/d;甲硝唑,1次0.4g,2次/d,早晚饭前30min服用;腹胀、恶心呕吐者,加用吗叮啉、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消化不者,加用硫酸铝等胃黏膜保护剂;连续服用两周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药方组成如下:半夏10g,厚朴10g,黄连6g,干姜3g,黄芩10g,甘草5g,茯苓10g,香附10g。体质虚弱者加用黄芪、党参;上腹部痛加延胡索;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者,加蒲公英、地榆。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疗程同对照组。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胃镜检查和HP检查。

    1.4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炎症消失,食欲、胃酸分泌等基本恢复正常,HP转阴;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炎症消失,HP转阴;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示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HP转阴或阳性转弱;无效:未达到以上治疗效果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7.6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47881167.65

    治疗组3412117488.26*

    注:*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时患者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慢性胃炎的治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了解透彻,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长期服用烈酒、浓茶等对胃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饮食,或过度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引发胃炎,尼古丁还能够影响幽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使胆汁逆流后与胰消化酶一起溶解破坏黏液层,为氢离子及胃蛋白酶侵蚀胃黏膜打开通道,引起胃黏膜的损伤;致病菌因素:临床资料表明,慢性胃炎的发病极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它对胃黏膜细胞的持续性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中药诱导因素之一。

    奥美拉唑可以直接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的pH升高,细菌生存条件恶化。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也可以很好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但一般慢性胃炎的病程都较长,单纯采用西药来抑菌杀菌、抑制胃酸分泌等,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难免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上方中的半夏具有和胃止呕,行气消积之功效;厚朴可以宽中理气、燥湿除满;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干姜合用,常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呕吐吞酸。黄芪能够补益中土,温养睥胃,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香附配伍干姜,二者相互协调配合香附行气散寒,干姜散寒祛郁,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诸药合用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目前,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