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3期
编号:12297877
温针灸治疗面瘫30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3期
     关键词:面瘫 温针灸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66-02

    面瘫(周围性),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其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麻木、板滞、松弛,不能做皱眉、闭目、耸鼻、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祖国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经脉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故初起时治法应以疏风散寒,温通血脉为主。我们运用温针灸治疗面瘫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面瘫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8岁;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93天。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突然,初起多有患侧耳后疼痛,继致面部瘫痪,出现患侧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平坦,嘴角向健侧歪斜,口角下坠,流涎,耸鼻时患侧不动,鼓气时患侧口唇不能闭合,漏气,部分患者舌体发麻,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等症状,病程长者可有患侧面肌痉挛而嘴角反歪向患侧称“倒错现象”,有肌肉颤动,面部呆板等不适症状。

    3 治疗方法

    取患侧阳白、丝竹空、攒竹、四白、颧髎、颊车、迎香、口禾髎、地仓、夹承浆、翳风、合谷,得气后选1-2个穴位,将1.5cm左右长的灸条套在针柄上,点燃,燃尽后去灰,共留针30分钟,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4 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面部感觉和肌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面部外观对称,但表情动作时略感迟钝或偏差;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改善,表情动作仍有一定偏差;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5 结果

    经过最长5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6 典型病例

    患者孙某,女,22岁,左侧口眼歪斜5天,在外院给予强的松,弥可保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转诊于此。症见左眼裂增宽,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口角漏水,耳后压痛,取患侧翳风、颊车、四白、颧髎、下关、地仓、迎香、口禾髎、合谷等穴,予翳风施以温针灸,按照病程,加减取穴。16天后痊愈。

    7 讨论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面瘫是在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病毒侵袭机体,面神经发生炎性细胞侵润和水肿,茎乳突孔内压力增高,面神经缺血、变性而导致临床诸证。面部阳明经循行之处,合谷为本经原穴、输穴,《四总穴歌》曰“面口合谷收”,故合谷为治疗面瘫之要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又经口唇,故针刺地仓、颊车、迎香,旨在调理阳明经脉,取翳风以疏散风邪,取阳白、攒竹、夹承浆、口禾髎以疏导面部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养肌肉。现代临床研究发现,温针灸能够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的水肿、充血、渗出、粘连、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促进代谢,使病变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故施以温针扶正祛邪,使腠理致密,面瘫自愈。治疗期间患者应避风寒,休息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百拇医药(李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