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39424
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黄光成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辅以消食止泻贴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总疗程的差异。

    结果:观察发现两组患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疗效,方法独特简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消食止泻贴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70-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以下简称F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综合征。FD是指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暖气、厌食、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因其常反复发作,使患儿身心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近年来随着对FD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查方法的广泛开展,使得小儿FD的诊断和治疗受到重视。本研究以2009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对象,以消食止泻贴佐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并设立对照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的150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住院及门诊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两组患儿均表现为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厌食、大便稀薄,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15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75例,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65天-8岁,平均(4±1.2)岁。对照组75例,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60天-7岁,平均(3±1.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西医诊断标准。本研究150例患儿都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痞满证气滞型诊断标准[2],主要表现为:①自觉胃部饱胀、胀满或胀痛不适;②反复发作在2个月以上;③证见:胃腔胞胀疼痛、攻窜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苔白,脉弦等。西医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①胃脘饱胀,食后更甚,烧心、嗳气、反酸、纳差或胸骨后不适、疼痛;②X线钡餐,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无异常,肝功能试验、食管镜、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③可有轻微胃炎但无凹陷隆起病变也无溃疡或糜烂[3]。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辅以消食止泻贴进行治疗,将膏面贴敷在小儿肚脐(神厥穴)和脾腧穴上,每贴贴敷时间8-10小时,每日一次,疗程两周;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疗程两周。以上两组患儿均需注意饮食调节,忌食寒凉、辛辣刺激之物,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总疗程的差异。痊愈:服药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食欲与食量恢复正常;显效:服药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3/4;好转:服药两个疗程后食欲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量的3/4;无效:服药两个疗程后食欲与食量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各参数标准值,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总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

    

    2.2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治愈51例,治愈率68.00%,显效20例,显效率26.67%,好转4例,好转率5.33%,无效0例,无效率0.00%,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治愈32例,治愈率42.67%,显效19例,显效率25.33%,好转20例,好转率26.67%,无效4例,无效率5.33%,临床总有效率为68.00%。可见,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

    

    3 讨论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小儿上腹部为中心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早饱、腹胀、返酸、嗳气、厌食、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以因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功能性的[4]。小儿多为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具有慢性、复发性和异质性特点,患儿可因长期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异常,导致患儿胃排空延迟有关。属中医学“腹胀”、“胃痛”、“痞满”、“反胃”等范畴。

    近年来,医学界对该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但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报道研究认为该病与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超敏性有关。因为食物在机体内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小儿的生理特点为“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此寒热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过食或偏食,易伤及脾胃。因此,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发生。这些研究也表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等因素相关。也有研究发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患者的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在脾虚状态下,胃排空功能表现为运动功能低下和排空延缓。

    小儿消食止泻贴以聚四氟乙烯(PTFE)膜、无纺布、医用压敏胶、甲壳素等材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制备而成。结构性能:通过穴位贴敷,能清热利湿、消积导滞、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作用机理:利用组成结构所具有的特定刺激强度的激发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脉管通透性,组织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加快,提高了细胞活性,促进疾病康复。适用于各种小儿因湿热、伤食、疳积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症等用。小儿消食止泻贴相对传统中药膏贴,工艺精简,储存使用更加方便,揭开既贴,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素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2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