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33204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徐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

    方法:115例排除外伤的胸痛患者于发作6h内入院,所有患者均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T0)和心电图。血压高患者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结果正常后查主动脉造影;咳嗽、咳血痰、呼吸困难患者同时测D2聚体、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查肺动脉造影。本研究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患者1周内行冠脉造影97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T1)、2(T2)、3(T3)小时复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对比各时段以上两检验指标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

    结果:T0时段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较肌钙蛋白Ⅰ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高(P<0.01),T1、T2时段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较肌钙蛋白Ⅰ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较高(P<0.05)。

    结论:H—FABP较cTnI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早期更准确、及时,相关性在入院3小时后相似。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床旁监测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25-02

    我院急诊医学科2011年8月引进床旁监测(POCT)项目,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在诊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尤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及早诊断、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的作用显著,减少了急诊科停留时间,提高了心脏介入(PCA)率,病死率及预后有明显的改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敏感性、早期诊断特异性高、检测时间窗早等多方面的优点,更为接近理想心肌标志物的标准,更具早期诊断价值,比其他标志物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故而本研究选择早期敏感性最高的H—FABP作为预测指标,对比分析H—FABP、cTnI在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鉴别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并探讨二者间的联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间115例排除外伤的胸痛患者于发作6h内入院,所有患者均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心电图。咳嗽、咳血痰、呼吸困难患者同时测D2聚体、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查肺动脉造影;血压高患者待结果回报正常后结合症状体征判断是否查主动脉造影。本研究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患者且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7例入选。

    1.2标本采集。于入院即时抽取静脉血5ml,留取血清超低温冰箱保存。

    1.3检测方法。使用ReLIA-II检测系统(SSJ-2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试剂均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和计算方式定量检测血中HFABP、cTnⅠ水平。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入院(T0)、1(T1)、2(T2)、3(T3)小时复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I。当H—FABP的浓度>15ng/L时,即拟诊AMI。对比各时段以上两检验指标与最终诊断的吻合率。经>1名急诊医师和>1名心血管内科医师共同作出ACS的诊断,其中男59例,女38例,年龄55~78岁,平均(6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