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33439
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陈仕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程序各个环节中环环相扣实现一体化的方法,评价急诊救治过程中程序一体化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346例和实验组372例,并总结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急诊救治程序形成有效一体化管理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模式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30-02

    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旨在缩短确定性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危及生命和时间依赖性强的各种疾病的救治水平。它改变了独立型、院前急救型、指挥型、依托型等常见急诊急救体系存在的因指挥调度、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的三环之间的不协调的格局[1]。为了提高急救质量,2011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院前急救并院内急救患者共836例,把2011年1-12月资料455例设为对照组,男性236例,女性219例,年龄16-85岁;2010年1-12月资料381例设为实验组,男性196例,女性185例,年龄15-86岁。两组患者除救治程序管理方法不同外,其它如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并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院后急救观察指标有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

    1.3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方法我院急诊科从2011年1月开始采取加强急救建设、完善通讯设施、缩短出诊时间、提高急救专业技术、更新、添加院前、院内急救设备:双向波除颤监护仪、快速血糖测定仪、气管插管器材、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奖惩措施等措施实施救治程序一体化并且不断的完善各项管理,把急救概念始终贯穿于出诊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及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四个环节当中,有效实施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管理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