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32937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刘艳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比较住院期间使用盲穿与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各个方面的优越性。

    结论: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比较住院期间使用盲穿与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各个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静脉置管PICC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48-01

    近年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肿瘤的多疗化疗和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深受患者的喜爱,由于常应用于肉眼观察患者局部血管条件较好,留置于肘关节下,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多,且针对那些血管条件差,肥胖的病人,如果单单采用常规的中心置管术,这里简称盲穿术,很难保证一针见血,有可能多次穿刺,最终留置不成功的几率也时有发生,2011年10月开始,我科采用了超声引导下使用塞丁格(Seldinger)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此方法的应用能克服以上不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现将我科开展超声引导系统与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应用到部分PICC置管患者中,效果总结报告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今在我科住院,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9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7.5岁。其中采用盲穿45例,采用超声引导系统与改良塞丁格技术50例,未接受静脉化疗90例,以前行化疗采用过盲穿行PICC管置入术的5例。现将95例患者分为盲穿组和赛丁格组,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对比其效果。

    1.2评价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发生置管上肢水肿率,发生折管率,置管走位率,自觉舒适率。

    2结果

    3讨论

    表1所示,盲穿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赛丁格组,置管上肢水肿发生率、折管率、及舒适程度显著高于赛丁格组,其原因为盲穿组穿刺部位均选择肘关节下二横指的地方,由于肘关节的活动,导管容易在穿刺点进出移动,频繁对血管内膜产生摩擦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在这一部位开始分支、汇合、深行,操作者对肘关节处肘下至肘上的血管其形成的静脉角度、静脉瓣、分岔、变细难以扪及并做出直观的判断和评估,故容易导致穿刺或置管失败;采用14G穿刺针,穿刺时疼痛感明显且对血管损伤大。改良的塞丁格穿刺技术是应用较细的穿刺针(21G)穿刺置入导丝、通过导丝置入带扩张器的撕裂性置管鞘、撤出导丝和扩张器留置撕裂性置管鞘、再置入导管的方法。较常规方法选用的针头小,穿刺时疼痛感轻且对组织及血管损伤小。穿刺部位为肘关节上至腋下区域,置管后可避免肘关节活动摩擦血管内膜及防止导管由于肢体活动导致导管曲折,容易发生折管及断管的危险,采用赛丁格技术则能避免活动引起的上诉不良反应,且病人自诉舒适程度良好。虽然操作时增加了穿刺套件,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负担,但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组织损伤,减轻疼痛,更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不足之处是置管后不能及时定位上腔静脉,仍需要摄胸片定位,且日后的护理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郭丽娟,张鸿雁,赵晓玉,等.超声技术在预防PICC所致血栓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3):33~34

    [2]胡君娥,龚兰,唐运香,等.彩色及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及效果[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3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