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892
围产期危险因素与小儿脑瘫相关性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危险因素对小儿脑瘫的影响及对其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

    方法:通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并明确诊断为小儿脑瘫的患者220例,以查阅围产期病史及详细询问病史的方式对可能造成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对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排查研究,发现有15个因素间差异后统计学意义,其中早产、围产期高热、新生儿窒息、难产、胎儿窘迫等因素为高危因素。

    结论:为了有效的降低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在围产期应该积极避免并预防围产期高热、新生儿窒息、难产、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预防围产期危险因素进行宣教。

    关键词:小儿脑瘫围产期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79-02

    小儿脑瘫通常是指因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是非常多见。[1]通常以骨骼肌肉异常、情感、认知及行为异常为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后期小儿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避免并有效的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称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2,3]本文通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并明确诊断为小儿脑瘫的患者220例,以查阅围产期病史及详细询问病史的方式对可能造成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通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并明确诊断为小儿脑瘫的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07例,平均年龄为8±1.34岁;女性为113例,平均年龄为6±1.13岁。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因脑炎及脑外伤等因素引起小儿脑瘫患者。
, 百拇医药
    1.2方法。依据拟定标准对就诊患者进行逐一的问卷调查,以查阅围产期病史及详细询问病史的方式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有专业人士进行。本次分析与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患儿的基本情况,比如年龄、性别、诱因、症状表现等;②家庭状况,包括居住地、遗传病史、患儿日常生活习惯等;③本次住院前后患儿的表现,包括发病时间、病程、发病前有无感染、发病临床表现等。其中围产期相关因素包括:母亲孕期健康情况、母孕期用药、母孕期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史、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新生儿住院情况等因素。

    1.3统计方法。调查及临床收集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处理,根据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以P值与0.05的比较定义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选取有显著性价值的变量,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小儿脑瘫多发于冬季和春季,农村患儿相对城市患儿要多。在患儿症状中,合并功能障碍所占比例为64%,发生智力障碍的比例占到73%,认知行为异常占25.4%,情感障碍为51.5%。年龄在5岁以上,早产、围产期高热、新生儿窒息、难产、胎儿窘迫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5岁以上的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3讨论

    通常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中智力障碍影响系数相对较大,文章中对表现为智力障碍的患儿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危险因素。另外通过文献及本组调查结果显示发现,小儿脑瘫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上述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小儿脑瘫多发于早产的儿童,且多发季节为冬春,因此应在冬春季节注意预防,以警惕小儿脑瘫的发生,另外这种预防性措施对于小儿脑瘫病情的诊断及预后恢复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Peng,B.W,Z.H.Du,et al.(2012). “[Evolu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ssociated with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evaluated through a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llow-up study].” Zhonghua Er Ke Za Zhi 50(4): 255-260

    [2]Nicot, B., J. Peltier, et al. (2012). “Bilateral abducens paralysis revealing bipartite spheno-occipital synchondrosis fracture in a child: case based update.”Childs Nerv Syst 28(4): 511-513, 百拇医药(申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