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793
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脱管。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12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

    结果:112例行机械通气患儿发生意外脱管19例,发生率16.9%。

    结论:意外脱管与护理操作不当、自身拔管等有关。提高医护人员认识及严密监护,发现意外脱管及时处理,是防止意外脱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95-01

    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的首要基础是确保呼吸道通畅。长时间缺氧将导致复苏失败和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因此在危重患儿的急救中,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是重要的措施。但是,若插管前后不注意正规操作或护理不当,将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麻烦,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为此,提高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的整体护理观念,能有效预防意外脱管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脱管并发症。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收住NICU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共112例,男60例,女52例,早产儿67例,足月儿43例,均经口插管,置管时间12小时一30天。

    1.2材料。无气囊气管导管,型号2.5—3.5号。脱管判断:排除呼吸机故障,患儿胸廓起伏不明显或不起伏,唇周发绀,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下降,哭闹时能发出声音。

    2结果

    19例气管意外脱管的患儿,意外脱管11例,脱管率57.8%,自行拔管4例,脱管率21.05%,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原因引起脱管4例。脱管率21.05%。

    3讨论

    3.1脱管常见原因。
, 百拇医药
    3.1.1置管方式: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较直观,相对鼻插管用时短,但比经鼻插管更易发生脱管,口插管导管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加,使固定的胶布粘性下降,固定不牢松脱,导管在口腔内能上下左右移动,自行进出。

    3.1.2护理操作不当:吸痰动作不规范,搬运患儿时不注意保护导管。对导管出现牵拉,患儿翻身、拍背时没有注意调整呼吸机管路等而致意外脱管。

    3.1.3早产儿胎脂多,使胶布粘贴性下降,对导管固定不牢容易脱管。极低出生体重儿,气管导管插入长度把握需非常准确,插入太浅容易脱管[1]。

    3.1.4缺乏适当的肌体约束:当患儿躁动、自主呼吸强,易出现自行拔管。

    3.2护理对策。

    3.2.1气管插管意外脱管是置管严重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严密观察监护,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面色。保持呼吸通畅,避免意外脱管的发生。
, 百拇医药
    3.2.2经口插管的患儿,因为口腔分泌物多,胶布有潮湿松脱现象时应及时更换胶布,同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口腔面部清洁干燥。

    3.2.3在气道护理及执行各项护理治疗时,不能牵拉气管导管,要两人操作,专人固定导管。经常巡视,检查导管深度、固定状况。搬动患儿时,动作轻柔,尤其是搬动头部,病情许可时,可以把气管导管跟呼吸机分离,搬动或移动体位稳妥后接上呼吸机。用头架或沙袋固定头部,及时倾倒管内积水。

    3.2.4患儿出现烦躁不安、人机对抗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给镇静药或约束带,避免患儿无意识拔管。工作要实行弹性排班,在危重患儿多时适当加派护士值班,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患儿的安全[2]。

    3.2.5胎脂多的早产儿插管前首先擦干净脸部胎脂,然后再行插管。

    3.2.6护理人员应加强呼吸机业务学习及加强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对脱管要引起重视。因为此时大多数患儿自主呼吸尚未达到适当水平的呼吸功能,不能满足自身的气体交换,可使患儿一般情况恶化,再次出现呼吸衰竭,重新上机。

    参考文献

    [1]田丽.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4,12(4):246

    [2]潘瑶,钟丽强.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J].实用护理,2001,17(8):43, 百拇医药(孙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