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969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2.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抢救能力。加强急救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各类突发时间的应急预案和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并组织和实施考核,积极参加医院及护理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遇到疑难危重病员组织讨论学习,锻炼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年资护士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求她们苦练基本功,不断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利用晨会提问和定期对她们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术等。如动静脉穿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等,提高抢救成功率。对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其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作用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急救物品、药品齐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2.4讲究语言艺术,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在接待患者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态度诚恳,语言文明,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多进行换位思考,患者和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时,作好安慰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患者或家属表现出急躁情绪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护士使用生、冷、硬的语言。
, http://www.100md.com
    2.5详实记录护理文书病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如果护士在记录执行时有偏差,则可能引起纠纷,也是患者和医院之间打官司的主要凭证。因此,急诊护士必须认真严谨的态度书写护理文书,不能弄虚作假和任意涂改,各项记录应客观准备真实,文笔简洁确切,通顺易懂,字迹清楚,对意外事件,自杀或被杀等经过详情与病情有关,应力求客观,如实记载,不得加以主观评论或揣测,出诊记录单上的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要准确,在转运途中应交代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请家属或代理人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这样对减少投诉和医疗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2.6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排险,后救治。医护人员在急救中一定要树立自身安全意识[1]。首先确认急救环境有无危险性及危险性的大小是急救人员进入现场前自保程序的第一步。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入现场。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一定要带好手套。与病人接触要带好口罩,操作中要忙而不乱,避免针头扎伤自己,勤洗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尽可能的在处理下一位患者之前使用快速手卫生消毒液,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
, 百拇医药
    2.7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谨言慎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士有关、的法律知识有所掌握,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强化法制观念和证据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3讨论

    院前急救[2]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救,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人们越来越渴求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这给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法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院前急救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短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救护效果,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练就过硬的急救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对促进院前急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也是当前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庚.现场急救时的安全避险[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364-366

    [2]席淑华,潘乃林,赵建华.实用急诊护理[J].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2, 百拇医药(卢小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