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697878
基层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0-01

    几十年来,基层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2年来,刺五加注射液、菌栀黄注射液等不良事件相继发生,使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这些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有的是药品不良反应,但其中不乏存在有临床使用不合理的原因,笔者试从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注意事项浅析如下。

    1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简单采用“以药对症”的西医式用药方法“发烧用清开灵,感冒用双黄连,心血管疾病用香丹针,体虚就用参脉针”这种简单机械“以药对症”的用药法则在当前许多西医医生身上表现得十分普遍,临床上“中药西用”的现象完全背离了中药的传统,无疑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风险。
, 百拇医药
    1.2使用剂量随意增大。很多临床医生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小,用多用少无所谓。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常常超出说明书规定的最大限量,随意增加。这样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1.3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不当现象时有发生。临床上,中西药注射剂常联合使用,联用得当时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多为组方配伍,即使是单味中药成分也非常复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使用,将增加安全风险。如清开灵注射剂与硫酸妥布霉素、诺氟沙星、维生素B6等西药注射剂配伍使用时,均发生沉淀现象;临床上有报道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滴时可引起休克,复方丹参和舒血宁与右旋醣酐配伍使用时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事项

    2.1应注意辨证论治。中药注射剂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及法定的制作工艺提取生产的,而中西药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临床上按照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使用。如不经辨证,未分清阴阳性质,未区别寒热属性,纯粹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盲目给药,可能不能奏效,甚至有时会造成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纵观近两年来发生的中药注射剂安全事件,有专家分析指出,造成这些不良反应原因当中由不合理使用所致的占到70%以上,这就是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辨证论治的原因。
, 百拇医药
    2.2应注意控制用量及滴注速度。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一样也有使用量及滴注速度的规定,使用时需在辨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患者的各个因素,恰当地施予合适的用量,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标注,严格控制药品滴注速度。中药注射剂大多成分复杂,如果不了解,尤其是那些含有毒性或不良反应成分大的药品,随意增加剂量,容易造成不良后果。不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过快滴注可能会导致药物反应的发生。因此把握好中药注射剂用量和滴注速度很有必要。

    2.3应注意避免与西药注射剂不当联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联用时一定要慎重。有专家指出,不适当联合用药也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且目前临床尚缺乏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使用的循证数据,盲目联用很可能会造成药物间相互作用而致药性削弱甚至损害人体健康。所以专家建议应尽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若需同时使用中西药注射剂,则应在输液之间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隔开两种药物,以避免中西药不当联用。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特色,急重症疾病需要中药注射剂。尽管近年来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工艺质量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能善于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规范用法用量,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性将大大提高,其临床疗效也将逐渐被业内人士所肯定,中药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100md.com(陈明云 潘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