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964588
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华夏医学》 2016年第3期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实施脑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5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和动态脑电图检查,观察比较脑电图异常情况和癫痫样放电发生情况。结果: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诊断结果、癫痫样放电上的阳性率(77.8%和66.7%)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57.8%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情越严重,脑电图检查异常率越高。结论:针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动态脑电图检查对脑电异常活动的敏感性更高。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1.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f2016103-0094-04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神2经系统病变,病情差异较大,轻度患者具有自愈性,重度患者则需要及时就诊治疗,否则会引发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在临床诊断上,颅脑CT、MRI、脑脊液检查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实践表明阳性检出率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电图检查在该疾病的应用上越来越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临床检查中的不同,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病毒性脑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46.7%),女24例(53.3%);年龄18~55岁,平均(30.4±2.6)岁。临床症状表现:意识障碍42例、精神症状20例、癫痫发作17例;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指标正常1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3例,氯化物水平降低3例;影像学检查结果:颅脑MRI检查异常16例,包括额叶水肿2例,局部炎症病灶11例,脑萎缩3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临床检查后疑似为病毒感染,引起脑实质损伤;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炎症病变,但细菌感染征象不明显;经颅脑CT或MRI检查后排除占位性病变;采用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自愿参与本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操作。(2)排除标准: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脱髓鞘疾病患者,慢性病毒感染患者。

    1.3方法

    1.3.1常规脑电图检查 仪器选用16导常规脑电图仪(上海诺诚电器公司生产)。脑电电极采用10/20系统,对患者进行单极、双极描记,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同时,医生对患者进行耐心指导,完成过度换气、睁眼闭眼、闪光刺激等试验项目。

    1.3.2动态脑电图检查 仪器选用动态脑电图仪(上海诺诚电器公司生产)。脑电电极采用10/20系统,患者入院3 d以内完成单极描记,采用8个导联24 h连续监测。

    1.4诊断标准

    脑电图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脑电图手册》,分为以下5个层级:正常:明显可见α波,同时兼有少量B波、低幅慢波活动。边缘异常:患者额部可见少量0波。轻度异常:存在少量低等波幅或中等波幅的慢波活动。中度异常:慢波较多,θ波或δ波占比25%~50%之间,活动性强且发作性出现;患者存在癫性放电现象(可见尖波、棘波、棘慢波)。重度异常:存在高度慢波化,θ波或δ波占比50%以上;出现自发性、诱发性长程,癫性放电现象发作性出现;波形、波幅两侧不对称,其中一侧的α波、β波明显减少;出现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其中,脑电图正常、边缘异常、轻度异常视为阴性,中度异常、重度异常视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比较

    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诊断结果、癫痫样放电上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2。

    2.2病情程度和脑电图异常率的关系

    由数据可知,患者病情越严重,脑电图检查异常率越高,且动态脑电图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结果见表3。

    3讨论

    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主要来自呼吸道、消化道、虫媒等,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时确诊并治疗能够减轻损害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治疗方案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增殖和扩散,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是,由于该疾病在发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使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脑电图检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大脑功能做出准确的评估,真实反映出脑电活动的状态,从而帮助医师判断患者的脑部损伤。和常规脑电图相比,动态脑电图检查的阳性率更高,分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患者脑电异常活动属于阵发性的,常规脑电图检查容易错过异常活动,动态脑电图检查能够长时间监测,可以获得更多机会捕捉异常的脑电活动,尤其提高慢波和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②动态脑电图检查包含了患者的夜间睡眠状态,研究显示睡眠阶段患者脑电异常活动明显多于清醒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检查阳性率为77.8%,癫痫样放电阳性率为66.7%,均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的57.8%和26.7%。

    另外,患者的脑电异常活动会随着脑部损伤的不同程度而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通过分析脑波异常现象,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转归。刘世玲报道,将脑电图应用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上具有可行性,举例而言,阵发性的慢波表明患者恢复较快,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睡眠生理波减弱或消失,表明患者恢复较慢;存在广泛的低波幅,则表明患者预后效果差,可能会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病情越严重,脑电图检查异常率越高,且动态脑电图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提示临床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及时做出有效干预。

    综上所述,针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动态脑电图检查对脑电异常活动的敏感性更高。, 百拇医药(蒋旭 王勇 廖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