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66493
“准老人”心理困扰需调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2011年第6期
     几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曾让无数人为之怦然心动,因为它真实地道出了老人们的内心感受。在生活中,不仅年迈的老人渴望关怀,那些50~60岁的“准老人”更需要理解和关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大都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正经受着巨大心理落差的考验。

    抑郁型:我真的老了吗?

    陶先生原是某事业单位的老总,为人正直,非常敬业。今年二月,陶先生退休了。起初几天,他感到特别惬意,因为他很久没有过这样轻松的日子了。但不到一周,他却迅速被另一种恶劣心境给吞没了——孤独、寂寞、失落、伤感一齐向他袭来。

    “我真的老了吗?我今后真的就要这样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了吗?”陶先生经常在心里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动不动就会对家人发脾气。通过心理医生的检查,他才知道自己患的是老年抑郁症。

    专家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不平衡、不适应是很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准老人”在刚退休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如果突然闲下来,生活就会失去目标和意义,如果又没特别的兴趣、爱好,情况就会更糟。不仅会让其晚年生活闷闷不乐,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疾病。因此专家认为,退休老人应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个人生的必经阶段,放下架子和其他老人交朋友,培养各种有益身心的兴趣,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自我折磨型:一人退休全家受累

    吴女士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处处长,52岁,在去年底提前退休了。吴女士的丈夫是一家著名企业的总工,收入颇丰,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按理说,无经济压力的吴女士退休后应过得很轻松,但她整天喊累,而且还常出现胸闷、头痛等症状。原来,吴女士的累是因为过于清闲,导致精神空虚进而胡思乱想造成的。吴女士退休后,很少与外界往来,丈夫和儿子没多少时间在家,而小区里为退休人员安排的一些活动,她又觉得层次太低,不愿参加。现在,她非常喜欢一个人胡思乱想。比如,丈夫下班晚了,她马上会想到是不是车子出事了,或者被年轻的女同事给勾引了,搞得自己痛苦不堪。
, http://www.100md.com
    专家分析:

    吴女士因清高而孤独,因孤独而胡思乱想,继而陷入过度的猜疑和担忧。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作需求、依存需求、支配需求、尊敬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对这样的“准老人”,社会和家庭应尽量提供一些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足够的尊重。认知治疗可帮助这样的“准老人”意识到无端的猜疑与担忧是一种病态模式。

    疑病症:谁说我没病?

    王女士是政府机关公务员,今年57岁,两年前她退休在家。王女士在退休后,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医院。在那里,她与老姐妹们交流“病情”;回到家里,与老姐妹在电话里谈的也是吃什么药、有了什么好转或者给对方介绍偏方。

    母亲的“病”这么严重,儿女们决定给老妈彻底检查一下。然而检查结果却是,王女士除了有点血脂偏高外,没有什么大病。对这个结果儿女们很高兴,可王女士却不信:别人都有病,我怎么能没病?一定是医生水平太低,没检查出来。

    无奈下,儿女们只好带着她到另一家大医院做全面检查。可最终的结果相同,对此王女士仍有疑虑。现在,她又迷上了中医,隔三岔五地往家里买中药,看病、买药、熬药几乎成了她退休生活的全部内容。

    专家分析:

    王女士得了典型的疑病症。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失去安全感,所以置医院的检查结果于不顾,坚持整天看病吃药。实际上她可能是无意识通过“扮演”病人的角色,来获得家人的关注,以继续保持自己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所以专家建议,作为这类“准老人”的子女应多给他们一些关怀,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家中仍有很高的地位。而对于“准老人”本人,也应主动去适应角色的改变,勿反复自问:我是否老了?是否有价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