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66476
测尿糖先停服维C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2011年第6期
     血糖、尿糖的测定是诊断糖尿病或者是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检测不准,会掩盖患者的病情,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十分不利。而维c可中和部分血糖血尿的代谢产物,使其测定值降低,从而使检测不准,甚至可能出现假阴性。临床研究还发现,这种现象存在剂量依赖性,服用的维c越多、体内维c浓度越高,血糖或尿糖的测定值就越低。

    因此,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体检者在测量血糖、尿糖前2~3天最好停服维c,等检查完毕后再继续服用。同样的道理,在测血糖、尿糖前的1~2天也最好少吃或不吃西红柿、猕猴桃、橘子、菠菜、青椒等富含维c的水果、蔬菜。

    视网膜病变 手术应早做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发现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因此,手术该做就得做。如等到玻璃体出血了、视力下降明显了,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即使做了手术,视力改善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 http://www.100md.com
    一旦病情拖到了晚期,则可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切手术是迄今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唯一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如新生血管引起的玻璃体出血一个月仍不能吸收者。而对视网膜玻璃体增殖条带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则应尽快手术。对玻璃体积血合并白内障的病例,可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还应补充视网膜光凝,以挽救视力。

    陈梅珠

    血糖监测 长短结合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方法有点血糖测定(如空腹、餐后2小时及随机等各时点)、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各种监测方法侧重不同,不能互相替代。临床实践中要注意合理应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监测手段的优势。

    自测:危重者应每天4~7次

    点血糖测定包括静脉血糖和由便携式血糖仪测得的快速血糖二种,后者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常用方法。
, 百拇医药
    自我血糖监测是最基本的血糖监测形式。根据2007年《中国II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者每周监测2~4次。

    然而,自我血糖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整反映全天血糖谱,存在监测“盲区”。

    动态:及时掌握血糖波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的关系密切,血糖波动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质量的内容之一。

    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探头感知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映血糖水平。血糖记录器每10秒钟从探头获取1次信号,每5分钟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并进行存储,每天能够获得288个血糖值,可发现重要的波动趋势,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I型糖尿病患者,发现许多平时不易发现的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长期控制: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代表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在治疗之初应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糖化血清白蛋白值反映的是糖尿病患者测定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变化早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故对治疗方案调整后短期疗效的评估,其临床参考价值要优于糖化血红蛋白。但糖化血清白蛋白也不能精确反映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包玉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