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1068113
Z成形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0年第2期
     潘宝华 鲁开化 张琳西

    Z成形术是整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手术设计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组织的可移动性,切开皮肤把形成的两个三角瓣相互交叉移位而达到延长或短缩效应、立体效应、直线分断效应、位置变换效应等。Z成形术对整形外科来说是一种最经典、应用最广泛,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手术技巧,但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在实际运用手术设计时却有难度的局部皮瓣。在此就Z成形术的原理及应用加以论述,并提出临床设计的注意点。

    1 历史Z成形术首先是作为一种手术方法而出现的,其原理是后来才被验证的。1808年出生于巴黎,183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医学部从事解剖学和外科学研究的Denonvilliers在1854年巴黎外科学会上,就一例外伤所致面部瘢痕挛缩右下睑外翻,右口角歪斜的患者,使用两个三角瓣相互交叉移位而取得了较好的术后效果进行了说明。而被现代整形外科学教科书广泛引用的手术图解(图1),是1863年Denonvilliers 的弟子Cazelles在总结此类病例治疗经验的论文中出现的〔1〕,因而一般整形外科界公认Denonvilliers是Z成形术的创始人〔9〕。而把此命名为"Z-plastic surgery"则为1913年的McCurdy〔5〕。其后由Davis〔2〕就二点间距离延长的效果进行评价,McGregor〔6〕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对变形Z成形术进行了简明的解说,Furnas〔3〕对立体Z成形术进行了研究。

    2 原理及其应用Z成形术是由两个三角瓣相互交叉移位导致组织位置的变动,从而产生以下四种效应。

    2.1 延长短缩效应 在Z成形术的前后,整体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只是由于皮肤的移动,而使部分的面积发生了改变,当纵轴方向距离延长的同时,必然是建立在横轴方向短缩的基础上的(图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