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第3期 > 正文
编号:11586453
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整形美容

    1一种改善脂肪移植成活率及纯度的实验模型

    自体脂肪是一种优良的软组织充填物,它来源丰富,容易获取,并具有天然的组织特性。但对脂肪移植后的长期存活状况并不十分了解,文献报道其长期寿命在3个月~8年。本研究选择遗传学、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腹股沟区的脂肪垫采取不同的收取技术和制备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用台盼蓝活性对吸取的脂肪早期沉积物的存活状况和其纯度进行检测,并用血球细胞计数仪查明活性脂肪细胞的数量。结果:在获取脂肪的方式上,用切取法比钝性获取法及用针吸取法获得的脂肪成活率及纯度都高。获取的脂肪经过盐水洗涤或经过离心后,其存活率及脂肪的纯度都明显提高。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获取脂肪,如果事先用胶原酶进行消化,然后再行洗涤和离心处理,脂肪的成活细胞及纯度可分别达到96%和93%。结论:使用鼠模型证实一种提高脂肪纯度高、存活率好的方法,利用这种技术,无论采用哪一种获取方法,都可得到好的结果。[PRS,2007,119:1571-1583]

    2在共同培养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调节胎儿及出生机体成纤维细胞的转移生长因子和Smad的表达

    胎儿无瘢痕性愈合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不过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胎儿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和习性发生改变所致。本文作者推测,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对胎儿和出生机体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关键生长因子进行调节。作者选用E17胎鼠(n=12)、新生鼠(n=8)的成纤维细胞,单独地或与新生鼠的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n=12)。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查明TGF-β及其受体以及Smad 基因表达。结果:胎鼠成纤维细胞中TGF-β3的表达为出生鼠的1.8倍,在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下,胎儿成纤维细胞中TGF-β3的表达进一步升高TGF-β。但使TGF-β1、TGF-β2、TGF-β受体I、TGF-β受体II的表达下降。角质形成细胞同样可以使出生鼠成纤维细胞中的TGF-β3表达升高,而TGF-β2、TGF-β受体I、受体II的表达降低,不过,TGF-β1的表达则无改变。胎鼠成纤维细胞中的Smad3、Smad4的表达低于出生鼠。角质形成细胞可以使胎鼠与出生鼠成纤维细胞中Smad3的表达下降、却能使Smad7的表达升高。与之相反,角质形成细胞只能使胎儿成纤维细胞Smad2的表达下降。结论:角质形成细胞在共同培养条件下,对胎鼠和出生鼠的成纤维细胞有总体抗纤维化的效应。本资料进一步表明了胎儿与出生后机体内在的差异。 [PRS,2007,119:1440-1445]

    3在标准深度的皮肤伤区产生的瘢痕:在人志愿者身上记录真皮抓伤的深度

    临床上对真皮损伤或烧伤后产生瘢痕的情况已有了解,但定量分析的资料则缺乏。本文作者试图对标准的损伤深度产生瘢痕的状况进行研究。为此,选择健康志愿者,用一种特制的抓伤器具,在志愿者髋部产生一个皮肤抓伤区,此伤区的一端深及真皮,由此逐渐过渡到另一端为浅抓伤。用数码像机记录创面及瘢痕发生情况,用高频超声仪查明伤口愈合及瘢痕的厚度。结果:113名志愿者平均随诊28.6周,伤后18周,伤及真皮区产生了瘢痕,而浅伤区则不出现瘢痕。产生的伤口最初长度为51.3mm,36周后,伤口长度缩短为34.9mm的瘢痕。超声仪发现,瘢痕的厚度从深伤区向浅伤区逐渐变薄。从有瘢痕到无瘢痕区交界点的伤区深度为0.56mm,或者在髋部皮肤厚度的33.1%处。结论:真皮抓伤模型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实验标准模型。并可重复,可用以调查真皮损伤后愈合的反应,可查明引发瘢痕增生的真皮损伤深度。

    [PRS,2007,119:1772-1732]

    4Fas介导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凋亡信号转导

    由于缺乏良好的动物模型(译者注:1997~1998年,国外和国内已有兔耳瘢痕模型可供对增生性瘢痕进行研究,不过在动物身上还未能产生瘢痕疙瘩的实验模型。)因此,关于瘢痕疙瘩产生的机制还未深刻地揭示。细胞表面的Fas受体广泛地在皮肤成分中分布。它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重有因素。本研究作者对取自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信号转导系统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收取来自10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研究。首先,用Fas抗体和C2-神经酰胺诱导细胞凋亡,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次,凋亡相关蛋白Fas和Bcl-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三,神经酰胺用二酰基甘油激酶和[gamma-32P]ATP检测。还有,细胞内Ca2+用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与来自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相反,来自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对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阻抗性。细胞内的神经酰胺和Ca2+没有活性。两组的Bcl-2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Fas的表达在瘢痕疙瘩中比增生性瘢痕更高。两组的成纤维细胞对神经酰胺诱导的凋亡都敏感。结论:在瘢痕疙瘩第二信使上游,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受阻。瘢痕疙瘩内Fas诱导的凋亡发生异常改变,使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失去平衡。增强对诱发细胞凋亡的Fas的敏感性,可能是有良好前景的治疗瘢痕疙瘩的策略。

    [PRS,2007,119:1714-172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荟元摘译]

    口腔美容

    1应用预制的游离腓骨瓣重建上下颌骨缺损的经验

    目的:报告一种有11年经验的关于颌骨重建的新技术,即应用预制的游离腓骨骨皮瓣重建,而不是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者和方法:1994~2005年,共有11例接受预制游离腓骨瓣移植的颌骨缺损患者,年龄在17~47岁。在腿上制备携带有6~8mm肌肉的腓骨瓣,将骨瓣转移至腿表面,不切断蒂,之后用中厚皮瓣覆盖肌肉周围。带完整蒂的骨瓣在此位保持2~3个月,即至皮瓣成活且瓣无炎症。然后将腓骨瓣转移至面部,用钢板固定并行微血管吻合。移植物的安置在骨瓣转移至口腔后4~6个月完成。结果:移植物的成活不显著,无1例感染,仅有很小的并发症,偶见瓣水肿,但随时间逐渐消退。若上颌无牙,下颌牙会咬到移植瓣,但一旦患者习惯了移植片(3~6个月)创伤会慢慢痊愈。在整个随访期内(2~13年)植入腓骨上的移植片是成功的。结论:相对于其他直接应用腓骨来重建的方法而言,在腿上预制带有“banking time”腓骨已使瓣更为成熟的方法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且已通过了时间的验证。据此报道该新技术可作为颌骨重建外科的方法。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8,66(2):260-264]

    2正颌外科术后最大开口度的恢复与上下颌固定期之间关系的评估

    目的:评价在采用和不采用Le Fort I截骨术情况下,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和口内下颌升支垂直切骨术(IVRO)后最大开口度(MMO)恢复的差别,以及MMO与上下颌固定(MMF)周期之间的关系。患者和方法:收集诊断有对称性或不对称性下颌前突患者,分为4组:SSRO组、IVRO组、采用Le Fort I 截骨术的SSRO组、采用 Le Fort I 截骨术的IVRO组。MMO及MMF时期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18个月测量。最后用统计学分析手术操作间的差别以及MMO 和MMF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MMO时间依次性改变在各组间并无明显差异,术后的1个月至6个月MMO和MMF时期有显著相关性。但术后12至18个月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该研究表明对于MMO恢复的时间依从性改变而言,单颌手术和双颌手术并无明显差别,但是MMO的恢复与MMF时期有相关性。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