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87177
人表皮干细胞改良培养及其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张彦刚,胡大海,张战凤,蔡维霞,朱华宇,折涛
第1页

    参见附件(2390KB,4页)。

     1.2人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修剪皮下结缔组织,0.9% NaCl浸泡、清洗3遍,每次5~10min,0.05%醋酸氯已定+0.9% NaCl(1:2,体积比)浸泡5~8min,再次0.9% NaCl浸泡清洗3遍,每次10min,然后将上述组织块置于4℃ Dispase酶(0.25%)浸泡14~16h。以下为两种方法分离人表皮干细胞。

    传统方法:取出皮片,0.9% NaCl反复清洗,分离表皮和真皮层,剪碎表皮为1.0mm×1.0mm,加0.25% Trypsin + 0.02% EDTA,37 ℃水浴10min加入含有10% FBS的DEME终止消化。反复吹吸至细胞悬浮,200目筛网过滤,1 000rpm离心5~10min,弃上清,收集细胞,用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10ml),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台盼蓝染色。并接种于预先铺有Ⅳ型胶原的25cm2培养瓶内,置于37℃,5% CO2孵育箱中孵育10~15 min后,吸出培养液及未贴壁细胞,PBS洗2次,加入适量新鲜培养基(K-SFM,5ng/ml hEGF,30 μg/ml BPE)继续培养。

    改良方法:取出皮片,0.9%氯化钠反复清洗,分离表皮和真皮层,将表皮置于小抗生素瓶后加0.125% Trypsin+ 0.01% EDTA3ml,弯头吸管快速搅拌2min,吸出并加入离心管(已经加有10% FBS的DMEM 1.5ml)中和,再次重复消化一次,吸出后加入另一离心管(已经加有10% FBS的DMEM 1.5ml)中和,将前后两次消化液体合并,离心(1 000rpm,5min),PBS10ml悬浮细胞,台盼蓝染色鉴定后,再次离心(1000rpm,5min),表皮干细胞培养基(K-SFM)悬浮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有Ⅳ型胶原的培养瓶内,置于37℃,5% CO2孵育箱中孵育4~5min后,吸出培养液及未贴壁细胞,PBS洗2次,加入适量新鲜表皮细胞培养基培养(K-SFM,5ng/ml hEGF, 30μg/ml BPE)。

    1.3表皮干细胞增殖:将两种方法分离出的hESCs分别作MTT比色试验。两组细胞均以1×105个/孔的密度接种预先铺有Ⅳ型胶原的24孔板内,每24h取3孔做MTT比色实验。根据每天记录的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

    1.4 表皮干细胞鉴定:取二代表皮干细胞培养36 h,PBS清洗3遍,4%多聚甲醛固定30min,PBS清洗;0.1%Triton X-100孵育10min;PBS清洗3次,每次5min;3%H2O2去离子水孵育5~10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2%山羊血清封闭20 min,加入CK19(1:50稀释)、整合素-β1(1:50稀释)一抗4 ℃过夜;PBS洗5次,滴加生物素化二抗工作液200μl,37℃孵育10min,PBS洗5次;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素卵白素工作液200μl, 37℃孵育10min,PBS洗5次;显色剂显色。

    1.5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以两种不同方法分离、培养的hESCs为种子细胞,鼠尾胶原复合成纤维细胞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皮肤。4ml 5×DMEM和14ml胶原于冰上混匀,用1mol/L NaOH调至中性后,加入2mlFBS(含2×106成纤维细胞)混匀,以3ml/孔加入Transwell小室内,放入37℃,5% CO2孵箱培育,待其凝固后加入10% FBS的DMEM,继续培养,24h后将2代hESCs以3×106/孔种植于鼠尾胶原表面,气-液面培养1周。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行两样本t的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 改良消化法和传统消化法细胞消化效率的比较:将同一块包皮组织等份分开,用两种方法同时分离表皮细胞,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总体积均为10ml),实验独立重复5次。

    2.2改良法和传统法分离细胞形态学比较:采用Ⅳ型胶原粘附法分选表皮干细胞,改良法较传统法粘附细胞密度大,4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良好,镜下可见细胞胞体小,核质比大,呈三角形或多边形。接种后第二天培养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漂浮细胞,但改良法漂浮细胞数明显少(图2)。3天后,有部分细胞形成较小克隆,胞体紧密相靠,胞膜互相衔接,呈典型“铺路石样”生长。

    2.3改良法和传统法细胞增殖比较:两组细胞在第2天细胞数量有所下降,均在第4天时进入对数生长期,改良法细胞在对数期呈明显上升趋势,于第7天到达平台期,镜下观察细胞融合;传统法细胞对数期上升缓慢,第8天时细胞仍未融合。由此表明出改良法细胞活性较好生长较快(图3)。

    2.4改良法和传统法分离细胞的鉴定天对采用两种方法培养的hESCs行K19、β1整合素免疫染色,结果显示,95%以上细胞K19、β1整合素均呈阳性表达(图4),且两种方获得的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无显著差异。

    2.5 改良法和传统法分离的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学比较:两种方法分离培养的hESCs分别构建出的组织工程皮肤均呈3层:由下到上为真皮层、表皮层、角质层。改良法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层厚,约5~6层,表皮和真皮交接处可见细胞排列整齐,形似基底细胞。传统法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层较薄,约3~4层,表皮真皮交接处未见类似基底细胞(图5)。

    3 讨论

    hESCs是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皮肤发生、修复、重塑的关键性源泉[5],以其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可获得与生理皮肤相类似的组织结构。临床上大面积较深度烧伤往往导致表皮、真皮的损伤缺失,近年来,利用含有hESCs的组织工程皮肤覆盖创面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在其构建的过程中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传统的方法中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后,用剪刀剪碎成1.0mm×1.0mm大小后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减碎的过程中暴露在组织边缘的细胞增多,而剪刀的挤压可对组织造成挤压损伤[6],导致部分细胞壁损害进而细胞活力下降或死亡,在改良的方法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