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94439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是长峰 王晨 袁斯明
第1页

    参见附件(1187KB,2页)。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最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 [1-3],尤其是位于头面部暴露部位或者位于重要器官的IH,对容貌有明显影响并有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险,因此需要积极治疗。2009年1月~2011年11月,笔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患儿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初次治疗年龄1~6个月,头面部11例,躯干部5例,四肢2例;瘤体面积0.5cm×0.5cm~7cm×7cm,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诊断为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

    1.2 治疗方法:根据瘤体面积,初次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为得宝松R或DiprospanR,Schering-Plough Labo N.V. BELGIUM生产,每支1ml,含长效制剂二丙酸倍他米松5mg 和短效制剂倍他米松磷酸钠2mg)0.5~2ml,注射用水稀释1倍,在瘤体基底部和顶部分3~5针注射。注射后1~2个月随访1次,观察瘤体变化。如瘤体持续消退,则无需再次注射;如瘤体有再次生长扩大的趋势,需要重复注射。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瘤体迅速萎缩、消退,至1岁时基本消退、平坦,遗留红斑或散在红色斑点;有效:瘤体颜色变淡、萎缩变软,面积缩小,至1岁时,仍呈红色斑块状;无效:瘤体无明显变化或失去随访。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注射治疗后1周,可见瘤体颜色变淡、萎缩变软,皮肤温度降低。注射后1个月,瘤体明显消退,瘤体变柔软、平坦,颜色变为暗红色,大部分瘤体中心部分明显萎缩,呈散在的正常肤色。注射后2个月,部分较小瘤体基本消退,遗留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较大瘤体维持在治疗后1个月时形态,继续缓慢消退;少部分瘤体边缘可再次增生,需要重复注射。本组患儿均经1~2次注射后,全部瘤体萎缩、消退,至1岁时仍维持疗效,面积较小的瘤体基本消退。本组目前随访时间最长为24个月,瘤体已完全消退,局部遗留毛细血管扩张。疗效评价: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失访)3例。典型病例照片见图1~3。

    2.2 不良反应:出现并发症有局部组织萎缩,毛发生长延迟、满月脸,其中局部萎缩的发生率较高,几乎见于所有患儿,持续时间3个月左右,随访至1岁后全部恢复正常;毛发生长延迟见于头皮血管瘤,随访至1岁完全恢复;满月脸多见于接受2次注射治疗的患儿,持续时间约2~3个月,在随访期间全部恢复正常。本组患儿未发现有色素沉着,对患儿的疫苗接种也没有影响。

    3讨论

    婴幼儿血管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类固醇激素口服和瘤体注射、激光治疗、放射治疗等[4]。2008年6月,Leaute-Labreze等[5-7]报道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是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它为重症血管瘤患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虽然如此,长期大量临床应用证明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仍然是针对小面积血管瘤的最好选择之一[8-9]。

    袁斯明等[10]讨论了早期干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必要性。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早期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在其体积较小、甚至仍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注射类固醇激素,能很好地控制血管瘤的发展,达到“扼杀其于摇篮中”的效果,有效避免血管瘤快速增生所带来的并发症,极大地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局部注射用类固醇激素制剂,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大量临床验证。它治疗血管瘤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既包括短效制剂倍他米松磷酸钠又包括长效制剂二丙酸倍他米松,作用迅速而持久[10]。大部分小面积血管瘤仅需1次注射治疗就可促使其提前消退。

    虽然类固醇激素治疗血管瘤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治疗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多项研究[11-13]表明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血管瘤标本中细胞凋亡比例上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某些生长因子的表达也发生变化。Greenberger 等[14]应用血管瘤来源的干细胞(Hemamgioma-derived stem cells,Hem-SCs)及其裸鼠移植模型研究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机制,研究表明地塞米松能抑制Hem-SCs的VEGF-A表达并进一步抑制Hem-SCs的裸鼠移植模型中的血管发生过程。类固醇激素的作用非常广泛,它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血管瘤发生作用。

    [参考文献]

    [1]Chiller KG,Passaro D,Frieden IJ.Hemangiomas of infanc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orphologic subtyp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race, ethnicity, and sex[J].Arch Dermatol,2002,138(12):1567-1576.

    [2]林晓曦.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经验、进展与挑战[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2):81-82.

    [3]Vaksmann G,Rey C,Marache P,et al.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newborns due to giant cutaneous hemangiomas[J].Am J Cardiol,1987,60(4):392-394.

    [4]Maguiness SM,Frieden IJ. Current manage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J].Semin Cutan Med Surg,2010,29(2):106-114.

    [5]Leaute-Labreze C,Dumas de la Roque E,Hubiche T,et al.Propranolol for severe hemangiomas of infancy[J].N Engl J Med,2008,358:2649-2651.

    [6]秦中平,刘学键,李克雷,等.小剂量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4):3130-3134.

    [7]吴杉英,王 彪,熊舒原,等.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46-48.

    [8]Greene AK.Systemic corticosteroid is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problematic infantile hemangioma[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