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21213
针刺背部腧穴配合刮痧疗法治疗黄褐斑8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王洁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351KB,2页)。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呈淡褐色或淡黑色的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黧黑斑”、“皯斑”,中青年女性多见。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同。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门诊采取针刺背部腧穴配合刮痧疗法治疗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女性患者均来自门诊,年龄17~60岁, 疗程1个月~5年,治疗时间1~6个月,均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型35例、肝肾阴虚型25例、气滞血瘀型20例。皮损分度根据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积分(MASI):轻度20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极重度10例;临床分型:中央型50例,面颊型20例,下颌型10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疗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俯卧位,采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攒竹、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关元俞、膀胱俞、次髎、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神庭,上述穴位以心俞、膈俞、肝俞、肾俞为主穴针以补法。证见肝郁脾虚型者加睛明、攒竹、胆俞、脾俞、胃俞、大椎穴,证见肝肾阴虚型者加睛明、攒竹、三焦俞、关元俞、命门,证见气滞血瘀型者加肺俞、三焦俞、膀胱俞、大椎、次髎,配穴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min,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共治疗5个疗程。睛明、攒竹穴针刺时以左手食指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尖进入皮肤后沿眼眶缘缓缓送入0.6~1.5寸,严禁提抽捻转,出针后压迫针孔1~2min,以防出血。背部腧穴针刺勿深,以防伤及内脏。隔天再施行背部刮痧疗法,患者取俯卧位,背部酒精消毒后涂抹适量特制刮痧油,用牛角刮痧板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由上而下,用力要轻柔,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再整个刮拭督脉,拉长分段刮拭,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或痧痕形成为止,重点大椎、灵台、命门;最后刮拭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每次刮拭宽度3寸、长度4~5寸,阳性反应部位(皮肤涩感、皮下沙砾样改变、皮下结节或条索样组织及疼痛感)、各脏腑俞穴全息部位用“推刮法”、“揉刮法”重点刮拭,每个动作20~30遍,整个过程约8~10min,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强求出痧,膀胱经重点肺、心、膈、肝、胆、脾、肾、三焦、命门等脏腑俞穴部位。刮拭结束后清洁皮肤,再次刮痧需待痧退、皮肤触痛消失方可进行。每周2次,1周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

    2.2 对照组:对患者施行单纯背部刮痧治疗,方法同上,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共治疗5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判定标准[1]

    基本治愈: 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 ,颜色变化不明显。

    4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5 讨论

    黄褐斑为女性多发病,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治疗方法颇多,有从虚从瘀论治者[2],认为肝肾阴虚为其本,气郁血瘀为其标;有从瘀论治者[3],分肾虚肝瘀型、脾湿肝瘀型;有从肝郁、脾虚、肾虚、气滞血瘀四型论治[4]。现代研究[5]发现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紫外线照射、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诸病源侯论面黑皯之侯》谓:“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人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生黑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五音五味篇》明确指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背俞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针刺局部腧穴可以疏通面部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督脉为“诸阳之会”,具有鼓舞阳气、抗衰老的作用[6],为元气的通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和夹脊穴,疏导元气,流布全身,激发调控脏腑功能,为脏腑活动提供动力。肝俞穴功用疏肝理气,胆俞穴功用疏肝利胆,健脾和中,脾俞穴、胃俞穴功用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之源,膈俞为血之会穴,有养血活血的功用,肾俞、关元俞具有壮阳强精,培补后天的功用。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刮痧疗法具有开背、排毒、改善体内循环、改变体质的功效,刺激局部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激发人体阳气、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功能。针刺背部输穴配合刮痧疗法,可使肝脾肾功能恢复正常,平衡阴阳,调节五脏六腑的气血以营养全身,上达于面而退斑消黄,因而不失为治疗黄褐斑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刘 胜,黄 莺.从虚从瘀论治黄褐斑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07,25(1):83.

    [3]王胜祥.黄褐斑从瘀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