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998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乔爱莲
第1页

    参见附件(1290KB,2页)。

     痤疮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多见于面部、前胸、后背等部位,特别是中、重度座疮,很容易形成瘢痕,严重影响美容,患者求治心切。近年来,笔者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座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来自2011年1~11月神木县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高血压、高血脂、肝肾功能无异常,近2年无生育要求,符合Ⅲ~Ⅳ级痤疮的诊断标准(Ⅲ级: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症损害,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之间,有少数结节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Ⅳ级:除上述症状外,又伴有结节和囊肿,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结节,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易形成瘢痕)。共观察222例,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9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15~30岁,平均23.1岁,病程2~5年,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Ⅲ~Ⅳ级痤疮诊断标准,Ⅲ级50例,Ⅳ级40例;西药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16~35岁,平均25.5岁,Ⅲ级40例,Ⅳ级26例;中药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18~35岁,平均26.5岁,Ⅲ级40例,Ⅳ级26例。

    1.2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10mg,2∕天;口服中药(枇杷叶15g,桑白皮10g,黄芩10g,连翘10g,蒲公英10g,丹皮10g,丹参10g,生地20g,牡蛎10g,石膏10g,知母10g,大黄6g,甘草6g),早晚分服;晚上外涂0.1%阿达帕林乳膏。当出现口唇干燥皲裂或部分患者局部出现灼热疼痛等皮肤刺激症状,可减少异维A酸胶丸的药量及次数,也可外涂一些润肤剂,对较大的囊肿、合并脓疱的痤疮,可先用注射器抽出脓液,然后用5ml注射器抽吸庆大霉素4ml,冲洗囊腔内积脓,反复冲洗3~5遍(庆大霉素可肌内注射,也可口服,冲洗囊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达到杀菌抑菌作用),然后用5ml注射器抽取曲安奈德注射液1ml(25mg)+α-糜蛋白酶10mg(1ml注射用水溶解)+2%利多卡因1ml混合溶液,每个囊肿内约注射混合液0.5~1ml[1],半月内可重复注射一次,共治疗8周,采用半个月、1个月、2个月观察一次。分别记录病情变化,包括丘疹、粉刺、结节、囊肿数目。西药组:除上述治疗所用中药外,其他同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单纯采用中药治疗,所用中药及用法同中西医结合组。

    1.3疗效判定标准[2]:疗程结束后,以皮损消退的多少和症状缓解的程度为标准。痊愈:皮损消退90%;显效:皮损消退60%~90%;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治疗结果:三组不同方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见表1。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口服异维A酸的患者,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唇干、面部脱皮等现象,其中23例(38.98%)出现皮肤干燥,口干严重脱屑明显,通过外用唇膏或其他油剂后,症状缓解。部分患者面部干燥脱屑,通过中药冷湿敷,症状明显减轻,反应严重者可适当减量,可隔日减10mg异维A酸胶丸,皮肤干燥症状会明显减轻。口服中药的患者,部分出现食欲下降,轻微腹泻,胃部不适,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座疮主要与遗传,雄激素分泌亢进,皮脂腺增生肥大和分泌增多,毛囊导管开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有关,其次情绪紧张,辛辣刺激饮食,某些化学因子,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皮脂腺分泌增多和排泄不畅,容易引起座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等感染。

    我们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囊与外用0.1%的阿达帕林凝胶配合中药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异维A酸是来自第一代的维A酸类口服药,具有抑制角质细胞增生、皮脂腺分化和皮脂生成、导管开口过度角化,中性粒细胞趋化及溶酶体释放及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作用[3],庆大霉素囊腔冲洗既冲洗了积脓,又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曲安奈德囊腔注射可减少瘢痕形成,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的有效率为50%~100%[1],0.1%阿达帕林为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具有维A酸样药理作用,它可以促进表皮增殖和分化,是通过核转录因子RAR-β和RAR-γ介导起作用[4]。从而能从多个环节抑制痤疮的形成,有效阻抑Ⅲ度、Ⅳ度痤疮发展或再生,减少瘢痕的形成。

    祖国医学认为,痤疮为“肺风粉刺”范畴,由肺经血热而成,认为本病多因饮食、过食肥甘厚味至肺胃热感,复感毒邪,积热上蒸,久而化瘀。方中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生地、丹参、丹皮凉血、活血,石膏、知母清胃热,牡蛎软坚散结,大黄可洗涤胃中积火,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有清肺胃之积热,凉血泄火,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5],可以辅助维A酸类药物作用,同时可以避免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从多个环节抑制痤疮的形成,有效阻抑Ⅲ度、Ⅳ度痤疮的发展或再生,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功效,减少瘢痕的形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文虹杰,刘 流.瘢痕疙瘩的治疗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09, 31(4):27-29.

    [2]刘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