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19300
白藜芦醇外涂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皮肤红斑的抑制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吴严 贾丽丽 郑颖娜 高兴华 陈洪铎 李远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白黎芦醇外涂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红斑的预防作用(左侧背部):1.5倍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第1天,分别涂抹白黎芦醇+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白藜芦醇的部位1、2、3均未出现红斑,涂抹基质的部位4出现隐约可见的淡红斑,未涂抹任何物质的部位5出现清晰的淡红斑。光照后第2天,部位1、2、3出现隐约可见的淡红斑,部位4、5红斑较前明显,呈深红色。光照后第3天及第4天,部位1、3淡红斑仍不十分明显,部位2为清晰的淡红斑或深红斑,部位4多数呈深红色,部位5红斑最明显,呈深红色甚至紫红色。未经照光的阴性对照部位(部位6)皮肤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致,无红斑出现。见图1。

    2.2 白黎芦醇外涂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红斑的治疗作用(右侧背部):照射后第1天,部位1、2、3出现隐约可见的淡红斑,部位4、5为清晰可见的红斑。光照后第2天,部位1、2、3红斑较前明显,部位部位4、5为深红色。光照后第3天及第4天,部位1、3红斑较前无加深,部位2略加深,部位4、5可见明显红斑,呈紫红色。未经照光的部位6无红斑。见图1。

    3 讨论

    3.1 UV照射至皮肤后最初始的炎症反应体现在皮肤血管扩张所致的红斑。在照射完成前,即已产生即时红斑;之后的1个小时,红斑强度进一步加强;UVB光源24~48h达高峰,UVA光源72h达高峰。这种红斑产生的时相性是由血管通透性时相性变化引起的:照射初血管通透性开始增加,随后的30min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后又进一步大量增加[6]。这种变化模式在大鼠、兔、豚鼠及人类皮肤均能观察到,只是在时间上有轻微差异。UV诱导的这种皮肤血管扩张和随后的红斑反应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产生,还包括炎症性细胞因子。进而,通过改变细胞粘附性、常驻细胞群的细胞因子表达、非常驻细胞迁移至照射区等引发炎症相关的免疫反应[6]。

    3.2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植物抗毒素复合物,在植物受到生物(如真菌感染)或非生物(如UV)威胁时合成急剧增加,广泛存在于葡萄、松树、虎杖、花生、决明子等天然植物或果实中,具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3-4]。本研究观察了白藜芦醇外涂对模拟日光急性照射人体背部皮肤红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倍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第1天,预防性外涂含白藜芦醇或抗氧化剂产品的部位未出现红斑,光照后外涂含白藜芦醇或抗氧化剂产品的部位仅产生隐约可见的淡红斑,提示外涂含白藜芦醇或抗氧化剂产品可延缓红斑出现时间或减轻红斑强度;光照后第2天,外涂白藜芦醇或抗氧化剂部位红斑较相应部位第1天的明显,但较阳性对照或基质对照部位的轻微;光照后第3天至第4天,外涂含白藜芦醇产品(不加或加抗氧化剂)部位的红斑较第2天的无加深,而仅外涂抗氧化剂部位红斑较前一天有所加深,提示含白藜芦醇产品可能较单纯抗氧化剂效果更强,对UV照射诱发的皮肤炎症反应所致的红斑进展程度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在上述各时间点上,光照前外涂部位的红斑较相应光照后外涂部位的红斑均轻微,提示照射前外涂外涂含白藜芦醇或抗氧化剂产品较照射后外涂效果更好。

    3.3 由此可见,白藜芦醇单独外用或联合抗氧化剂可有效地预防与治疗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的皮肤炎症反应,尤以预防性应用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Afaq F, Mukhtar H. Botanical antioxidants in the prevention of photocarcinogenesis and photoaging [J]. Exp Dermatol,2006,15(9):678-684.

    [2]Brenneisen P,Sies H,Scharffetter-Kochanek K.Ultraviolet-B irradiation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from induction via signaling to initial events [J]. Ann NY Acad Sci,2002,973:31-43.

    [3]Baliga MS,Meleth S,Katiyar SK.Growth inhibitory and antimetastatic effect of green tea polyphenols on metastasis-specific mouse mammary carcinoma 4T1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systems[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