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333933
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手术效果的评价与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闫冰冰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通过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第537医院口腔科的40例行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进行回访,评估该法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行频谱分析,测出前3个共振峰F1、F2、F3的数据,与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在40例行语音清晰度检查的患者中,有82.5%手术后的患儿达到70分以上;在行频谱分析检查中,F1值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F2、F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兰氏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语音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修复术式。

    [关键词]腭裂;腭裂修复术;腭裂语音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9-1510-03

    1861年德国柏林大学的Von Langenbeck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松弛切口的位置放在腭大血管的外侧,把裂隙切口与松弛切口之间的硬腭粘骨膜翻起,使其成为前端与牙槽突相连,后端与软腭相连的两个双蒂粘骨膜瓣,最后将两个双蒂瓣和软腭在中线缝合,闭合腭部的全部裂隙。为了解除软硬腭交界处的张力,从钩突的外侧插进软腭,切断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1924年, Ernst[1-2]为了便于将软腭的肌肉层缝合,在硬腭的后缘将腭腱膜(和鼻腔粘膜)横行剪断。于是经典的改良Langenbeck手术就此形成,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兰氏法修复的40例1~2岁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进行术后语音评估及临床分析。

    l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解放军第537医院口腔科实施腭裂修复术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手术年龄均为1~2岁,患者来院复查时,年龄4.5~7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2岁。

    1.2纳入标准:①身体发育良好,除不完全性腭裂(唇裂)外,不伴有其他畸形;②手术时年龄1~2岁;③术式均为改良兰氏法,且仅接受一次手术,由同一位高年资的医生完成,术后未出现穿孔、裂开等并发症,均未行咽成形术;④智力状况良好,能配合检查;⑤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⑥电子鼻咽镜及语音资料采集均由一人完成,排除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1.3排除标准:①唇腭裂综合征患者;②有明显的听力障碍;③未受过普通话教育,地方口音过重的患者;④术后穿孔和术后复裂者。

    1.4改良兰氏法手术方法[1]:①沿裂隙边缘做一纵切口,将粘膜切开;②沿牙槽突内侧做一松弛切口,再将骨膜玻璃器自松弛切口插入,将硬腭粘骨膜完全掀起;③在松弛切口内扪出钩突,用凿将钩突截断,使在钩突上面滑行的腭帆张肌失去紧张软腭的能力;④用一弯剪自裂隙切口插至硬腭后缘,将附着在硬腭后缘的腭腱膜和鼻粘膜剪断,使软硬腭分离;⑤将两个粘骨膜瓣,前起裂隙的前端,向后至悬雍垂,分三层仔细缝合。

    1.5评价方法:手术均用改良兰氏法(Langenbeck),手术时间30~40min,术中出血量5~30ml,术后复诊均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测,且都在术后半年以上。复诊时检查腭部伤口恢复情况,软腭的活动度;语音检查过高鼻音与过低鼻音的程度,不良的语音习惯及舌习惯等,从而对40例腭裂患者作出总体评估。

    1.5.1语音清晰度评价

    1.5.1.1语音采集设备: VS-99计算机语音工作站组成:硬件:Dell Dimension5150电脑、奥卡SM-730-PA高级麦克风、马来西亚产Cretive Sound Blaster音响系统、录音卡座、采集卡,加密狗软件:VS-99计算机语言工作站(声纹仪)8000Hz,16位,单声道15KB/s,北京阳宸电子技术公司(3.0版)。

    1.5.1.2评价字表及语音采集方法:语音功能评估依照华西医科大学普通话构音测量表。方法:在一间安静的房间内,由带读者按1字/5s的速度领读患者此表上的汉字并进行录音。由3名本科室医生集中听录音进行评判。每字按清晰度分成3个级别:一级:发音完全正常,无异常音质,记2分。二级:发音可以听懂,但存在明显鼻音,音质稍差者记1分。三级:发音难以听懂,存在声母丢失、异化等现象,鼻音过高者记0分。语音清晰度评分=100个字总分/2,3名评判人之平均值即为患者得分。以70分为界作为评价患者语音是否清晰的标准。

    1.5.2频谱分析检查[3-5]:声谱分析中,共振峰的位置和强度[6-8]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频谱分析能较准确地识别不同元音[9]的共振峰。共振峰是频谱中能量集中的部分,反映声道的传输特性与共鸣特性。腭裂患者由于上腭裂隙改变了正常的声道共鸣和传输特性,因而共振峰会相应地产生变化。前3个共振峰对元音音色有质的规定性,研究起来比较有意义。

    1.5.2.1病例与对照:实验组同实验一部分。对照组选择条件:能说普通话,无方言或不良说话习惯;无咬合紊乱、前牙无缺牙;无上感症状;能自愿配合检查;智力基本正常。

    1.5.2.2实验步骤:①语音采集设备(同实验一);②语音采集:地点:我科门诊语音录音室;要求:被测者正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