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2325292
美容切口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髁颈骨折的临床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行髁颈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改良美容切口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30侧)髁颈骨折患者选用改良切口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4例侧,13.3%)、单侧后牙开牙合(3例侧,10.0%),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美容切口经腮腺直接入路行髁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直观、复位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强。

    [关键词]腮腺;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0-1748-02

    髁突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骨折类型,占下颌骨骨折的25%~50%[1]。虽然在治疗方式上一直存在争议,但针对于髁头以外的髁突骨折,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来治疗该病,并取得了比保守治疗更好的疗效[2-3]。笔者采用腮腺改良美容切口,直视下行骨断端复位坚固内固定,解剖复位较理想,患者满意且手术切口隐蔽,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患者(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18例,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11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21~53岁,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1例,均结合外伤史、临床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为髁颈骨折。

    1.2 手术方法:患者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切口起自耳轮脚根部,沿耳屏游离缘稍偏内侧向下经由耳垂前皱纹,绕过耳垂至耳垂后沟,由耳垂后沟向后上至耳郭后方皮肤,入发迹后弧形沿发迹缘向下。耳垂后方切口可依手术需要适当增减,切口长3~5m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筋膜,根据螺旋CT三维重建的骨折线部位选择参照标志,打开腮腺组织,仔细分离。如见到颞浅动静脉,将血管牵拉向后,自前方向下分离。若遇到面神经分支,则游离并牵拉至一侧予以保护,打开咬肌、骨膜至骨面,暴露骨折断端。复位骨折时,先将下颌升支向下牵引扩展操作空间,再移动近颅端骨折块与之对位,试做解剖复位,确定骨折块回复路径和钛板放置位置,弯制钛板成型。然后,将接骨板先固定于近颅端骨折块上,行颌间结扎,待解剖复位后,再固定远颅端升支。采用两块四孔带桥厚度为1mm的小型钛板、长度为7mm的钛钉行坚固内固定。拆除颌间结扎,冲洗、止血,分层缝合咬肌、腮腺、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区加压包扎2周。对下颌骨多发骨折的患者,术后根据咬合关系必要时可行颌间牵引。术后禁酸辣饮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周拆线。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9例患者,30侧髁突颈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块小型钛板固定28侧,单板+1枚螺钉穿接固定2侧。1例侧(3.3%)患者出现面神经颧支损伤,3例侧(10.0 %)患者出现颊支损伤,予以营养神经治疗2周,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无永久性面神经损伤。术后3例侧(10.0%)患者患侧后牙轻度开牙合(均为双板固定患者),行颌间牵引1~2周,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周后行开口训练,术后1个月复查开口度均超过30mm。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涎瘘和积液,术后3个月开口度为31~42mm,咬合关系和开口型正常。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良好,未出现钛板钛钉松动、折断现象。咬合力与外伤前,患者自觉无明显减弱。手术切口隐蔽,患者均满意。

    3 讨论

    髁突是下颌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依照Strasbourg骨结合研究联合会(SORG)的最新分类,分为高位/髁突颈骨折、低位/髁突基底部骨折及穿头骨折[4]。虽然颌面外科医师在治疗上仍未达成共识,但是越来越多的医师针对于髁颈和髁突基底部骨折,还是选择了手术切开进行复位内固定。并随着外科技术、手术器械的逐步完善,患者远期疗效的观察与评估,适应证也逐步放宽。最新的研究认为成人髁突骨折,不论骨折部位,只要骨折成角超过10°或下颌支高度缩短2mm,需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5]。
, http://www.100md.com
    对于髁颈骨折,目前比较常用的有耳前切口、下颌后切口、口内切口等,在这些基本切口的基础上又衍生出许多改良切口。学者们详细介绍过这些切口的利弊[1,6]。切口各有优缺点,孰优孰劣其实与医院手术器械配置,术者操作熟练程度及切口选择习惯是相关的。本组患者采用的腮腺改良美容切口,耳垂前部切口隐蔽于耳垂游离缘后内侧,耳垂后部的切口隐藏于耳后沟及发际内,术后瘢痕不明显。打开腮腺咬肌筋膜之前,应根据乙状切迹、颧弓、乳突等标识判断骨折线位置,尽量使切口位于骨折线正上方,必要时可用骨膜剥离器穿腮腺、咬肌至骨面探查骨折断面。

    暴露骨折断端后,术者可直视下对骨折垂直操作,接骨板固定有效、可靠。常规应用两块钛板,个别情况缺乏放置空间,则选择单板+1枚螺钉穿接固定。如果骨折断面走形无法行螺钉穿接,仅使用1块接骨板,必须沿髁突后缘张力带放置。否则固定不稳定,易导致骨折块再移位和接骨板变形、断裂[7]。本组病例双板固定29侧,单板+1枚螺钉穿接固定2侧。术后出现后牙轻度开牙合患者3例(10.0%),均为双板固定,但由于单板+1枚螺钉穿接固定患者人数过少,并不能说明其具有固定优势。

    术中不常规解剖面神经,以减少对面神经解剖过程造成的损伤,但在钝性分离中遇到面神经时(以颧支和上下颊支多见),需将面神经向两端适当解剖游离,向最小张力方牵拉面神经。术后暂时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3%,与其他研究报道基本相符[8],相对于颌后入路无明显增高。

    对于腮腺的处理,本组病例常规缝扎腺体残端,缝合腮腺包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涎瘘,但有学者报道只要严密缝合腮腺包膜,即使不缝扎腺体残端,仍不会出现涎瘘[9]。术后3个月复诊腮腺导管分泌唾液清凉、流畅。有研究通过99mTc核素显像证实打开腮腺未对腮腺分泌功能产生影响[10]。本组病例因未能对每位患者进行腮腺造影、分泌液测量,无法判定是否会造成部分腺叶萎缩及唾液分泌量减少。, http://www.100md.com(赵坚 张望群 李金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