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332272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骨量不足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邓文正 陆辉 邱伟芳 郭庆 蔡永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解决牙种植术中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同时探究更为客观、精确的成骨生长效果评价方式。方法: 种植手术中,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于骨量不足区植入人工骨粉,可吸收膜覆于其表面。植骨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个月通过临床检查、骨面直接测量、CT二维测量及CT三维容积测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22枚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情况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未见明显骨吸收,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的应用近期疗效较好。成骨生长效果方面,CT三维容积测量法与其他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CT二维测量结合三维容积测量评价成骨生长效果更客观。对种植区骨量不足,牙种植术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术成骨生长效果良好,可扩大牙种植手术适应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膜引导骨再生;牙种植;骨量不足;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1-2029-03

    牙种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牙缺失修复的常用方法,但种植区骨量不足常常成为限制种植手术的的关键因素,使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远期疗效都受到严重影响。膜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种植区骨量不足的问题,它不但改善了种植疗效还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凭借成骨预期性好、长期效果稳定已经发展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1]。以往评价该技术植骨定量效果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在骨面直接测量的基础上,增加CT二维测量和三维容积测量,并对3种测量方法所测出的植骨留存率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运用膜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缺失且要求行牙种植术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60岁。种植体数量为22枚,均行牙种植术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缺失修复。入选标准:受试者年龄18~60岁,无性别限制;缺牙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需行GBR技术进行骨缺损修复,无手术禁忌证。

    1.2 设备和材料:Ankylos种植体(费亚丹,德国);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齿固,北京);口腔修复膜(海奥,烟台);10分度游标卡尺(USTOMED,德国);32排螺旋CT(西门子,德国)。

    1.3 方法

    1.3.1 一期手术: 局麻状态下在牙槽嵴顶和唇颊侧做梯形切口切开粘膜,切口大小应超出缺损区边缘2~3mm,翻瓣植入Ankylos种植体。根据实际骨质缺损量,于缺损区植入天博齿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上面覆盖经修整好的可吸收膜,修整牙龈组织瓣,严密减张缝合,术后2周拆线。

    1.3.2 二期手术:一期手术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是再次切开牙龈,放置牙龈成型基台,1周后拆线。

    1.3.3 数据测量:骨面直接测量:使用十分度游标卡尺,在一、二期手术中测量以下数据:①植骨前牙槽骨厚度A1;② 植骨后牙槽骨厚度A2,植骨厚度B=A2-A1;③二期手术时测量种植体牙槽骨厚度A3,成骨厚度C=A3-A1。CT测量:采用螺旋CT在植骨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手术后6个月进行薄层扫描,扫描后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并分别对植骨、成骨厚度和体积进行测量。为减少误差,所有数据均为同一工作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操作。

    1.4 观察指标:①GBR效果评定的标准:种植体无松动,原骨质缺损区有新生成骨并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为成功[2];②通过骨面直接测量与CT测量分别计算:二维成骨率(%)=成骨厚度/植骨厚度×100%,三维成骨率(%)=成骨体积/植骨体积×10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及MedCalc 9.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采用x±s表示;对骨面直接测量、CT二维测量的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方法分析骨面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的一致性。治疗前后3种方法测量的成骨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观察结果:全部病例种植后均随访6个月。22枚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脱落,稳定性良好。无持续性疼痛,感觉异常、牙龈红肿等症状,无1例出现创口开裂、膜暴露、感染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二期手术时观察,成骨率均达到有效标准100%。提示术前设计较为合理,种植效果到达预期值。

    2.2 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本研究中,直接测量法测得的平均骨厚度为(2.19±0.32)mm,CT二维测量法测得的平均骨厚度为2.25±0.33 mm,两种测量方法呈显著正相关 (r=0.992,P<0.01),如图1。

    2.3 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的一致性评价: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的骨厚度测量值的一致性界限为 (0.026mm,-0.138mm),有2.3% (1/44)的测量值在一致性界限范围以外。两种方法测得的骨厚度平均值为2.22mm,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内,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值的绝对值最大为0.13mm(图中实心方块代表的点),如图2。

    2.4 直接测量的成骨率为 88.97%±1.48%;CT二维测量的成骨率为88.27%±2.07%;CT三维容积测量的成骨率为86.51%±2.26%。3组成骨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178,P<0.001);两两比较,CT三维容积测量法的成骨率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 (P<0.05),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的成骨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4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