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332132
眶下神经血管三维重建在眶颧上颌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邱爽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术后面部感觉检测:术后第10日,所有患者其面部浅感觉、振动觉、凉温觉均存在,但较术前略感麻木。

    3 讨论

    目前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学者偏向于尽量保守的整形手术[9,15],也有建议尽量行根治性切除术[6,16]。其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生长的速度、病变程度、病变位置、外观异常以及功能丧失程度。对于眶颧上颌区域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针对本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0岁以后,一般而言其术后复发的程度和可能性均较青春期明显降低。另外该年龄段的患者面临学习、工作、婚育等多方面巨大压力,面部外形尤显重要,患者及家属要求恢复面部外形的诉求强烈,不愿意接受彻底的根治性手术。综合考虑,本组患者均采取病灶部分切除整形术、颧骨“L”形截骨降低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效果医患双方均较为满意。

    眶颧上颌区域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治疗,无论是采用根治性的切除术还是保守的部分切除整形术,眶下神经血管均是应尽可能完整的保留的,否则将会带来患侧面部的血供与感觉的损失。目前对眶颧上颌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进行切除整形手术的众多报道[17]中,甚至包括运用数字外科导航技术的报道[18-19],都均未提及对眶下神经血管束的三维重建和术中保护。本研究通过分体重建技术,将每一位患者的眶下神经血管进行单独三维重建,不但在诊断上可以评估术前患者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灶是否累及眶下管、是否存在压迫等情况,而且能指导手术操作,避免了眶下神经血管的损伤,让这一手术难点得以解决。另外,通过口内和下睑缘联合入路,手术的视野较小,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避免眶下动脉的损伤,还能够使术野清楚,减少了手术止血的时间。同时,这也降低了术后血肿发生的可能性。

    眶下神经血管的分体重建是根据患者的CT 扫描数据中的信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各种断层影像、三维影像中对其进行提取、单独重建,显示其在整个头颅中的位置、毗邻关系等。分体重建及手术的数字化设计过程是医学信息在图形处理技术应用的集中体现,医生在这一人机交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尽管有眶下神经血管的三维重建与测量等计算机辅助技术,但医生在术中的精确、细致的操作仍然是极其重要的。

    4 结论

    本组所有患者术中眶下神经血管完整保留,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患侧面部感觉存在,证明了眶下神经血管分体三维重建能为眶颧上颌区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该方法较为实用、可靠。

    [参考文献]

    [1]Ramsey HE, Strong EW, Frazell EL. Progressive fibrous dysplasia of the maxilla[J]. J Am Dent Assoc 1970;81:1388-1391.

    [2]Lichtenstein L.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J]. Arch Surg. 1938;36;874-898.

    [3]Chapurlat RD, Orcel P.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and McCune Albright syndrome[J].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2008,22(1): 55-69.

    [4]刘子君,李瑞宗.刘昌茂,等. 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2404例病理统计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 1986, 6: 162.

    [5] Mirra J, Picci P, Gold R. Bone tumors: clinical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s[M].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1989:191.

    [6] Posnick JC. Fibrous dysplasia of the craniomaxillofacial region: Current clinical perspectives[J].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8,36:264-273.

    [7] Valentini V, Cassoni A, Marianetti T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09kb)